整车下线检测--- 四轮定位

2024-05-11 17:36:55·  来源:auto2battery制造与测试  
 


一   wheelbase(轴距)


轴距(A)是前轴中心到后轴中心间的距离。


二   track width(轮距)


轮距(B)是一个轴上的两车轮中心面间的距离。


图片


1) 长轴距产生如下效果:

a) 增加内部空间

b) 载荷引起的载荷分配的变化量小

2) 短轴距产生如下效果:

a) 良好的转向特性

b) 转弯半径小

3) 大轮距产生如下效果:

a) 降低转向时的摇摆趋势

b) 提高抓地能力

c) 提高内部空间


三  Toe(前束)



当采用长度定义前束时:前束是轮辋边(A和B)在轮的中心高度时的长度差


图片


3.1 toe-in 内前束


车轮向内指 (A>B).


3.2 toe-out 外前束


车轮向外指 (A<B).

当以角度定义前束时: 前束是车轮的对称轴和车辆对称轴之间的夹角。

(前束角:从汽车的正上方向下看,由轮胎的中心线与汽车的纵向轴线之间的夹角)

1) Toe-in 内前束

车轮向内指,扩张角为正

2) Toe-out 外前束

车轮向外指,扩张角为负


图片


备注1:注意对称轴、行驶轴、推力角的区分

A. 对称轴(A)是前后轴中心点的连接线。见下图。

B. 行驶轴(B)是后轴总前束角 α的角平分线。

C. 推力角是行驶轴(B)与对称轴(A)的夹角。

备注2:后轮单侧前束的测量和调整是以车辆对称轴作参照!

备注3:前轴的单前束的测量和调整以行驶轴作参照!


图片

图片


3.3 total angle of toe(总前束)


总前束是车轮的中心面交叉形成的,在水平面测量时的角度。


总前束是同轴的两个单前束的和。


图片


1) 后轴总前束,α

2) 前轴总前束,ß

备注:

A. 不正确的前束调整会导致增强轮胎面的磨损。( 磨轮胎 )

B. 调整前束会对车轮外倾产生的圆锥效应进行补偿。( 外倾为正时前束为正,外倾为负 时前束为负 )

C. 具有正外倾的车轮有彼此互相滚离的趋势,反之具有负外倾的车轮则有彼此互相滚向的趋势。这种效应和圆锥滚动时相似,被称为圆锥效应。

D. 根据驱动的方法不同来决定是附加内前束还是外前束,因为车轮滚动形成的力会抵消调节的前束。


四  Run declination (跑偏角)


跑偏角是行驶轴(B)与对称轴(A)的夹角


图片


五  Camber(外倾)


外倾角是车轮中心平面与和路面的垂直线间的夹角或轴颈与水平线间的夹角。


图片


5.1 positive camber 正外倾角


正外倾角 (从上看车轮向外倾斜) 产生如下作用:

1) 减小滚动半径

2) 减小轴承间隙


5.2 negative camber 负外倾角


负外倾角 (从上看车轮向内倾斜) 产生如下作用:

1) 增高侧向稳定

2) 增高滚动半径

3) 减小轴承间隙


六   Castor (主销后倾)


主销后倾角是通过从侧面看的转向关节轴(车轮的导向轴)与通过轮心的垂线形成 的角。


6.1正主销后倾


从上看导向轴向后倾斜时,主销后倾角是正值

图片


6.2负主销后倾


从上看导向轴向前倾斜时,主销后倾角为负值

主销后倾造成 :

1)对车轮有拉的作用,可是使车辆稳定的直线行驶.

2)转向后可以自动回复到中心位置


图片

图片


七  Kingpin Angle(主销内倾)


主销内倾是转向关节轴(车轮的导向轴)与垂线形成的夹角。

图片


主销内倾角是设计时定义好的,并且直接与外倾相关。假设没有部件不损坏的话,如果外倾调整正确,则主销内倾也是正确的。

主销内倾角导致:

A. 减小导向半径

B. 提高复导力

C. 改善直线行驶特性

备注:主销后倾与前束包含一个公共角。如果该角与预定值有很大的偏差,必须将所涉及的轴颈进行拉伸/裂缝检查。


八  Roll radius(导向轮滚动半径)


滚动半径是在路面上测量的车轮中心平面 (轮胎接触面) 到轴颈的延长线 (车轮的导 轴) 间的距离。


图片


A. 正滚动半径

当两个轴的交点处于路面下时,滚动半径为正值.

效果:转向自动回复到直线行驶方向。

B. 负滚动半径

当两个轴的交点处于路面上时,滚动半径为负值.

效果:不同的路面上刹车时自动逆转向。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91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