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军:低空经济:下一个产业风口?

2024-05-24 08:45:00·  来源:交通建设与管理  
 

当下,低空经济正蓄势“高飞”: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24年3月,国务院正式将“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伴随这股热潮,进入4月以来,全国已有26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发展低空经济作出部署。从颁发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生产许可证,到广州番禺推出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岛,再到“空中快递”首次入选交通运输部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低空经济正加速渗透到生产和消费场景。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正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那么,低空经济到底是什么?壮大低空经济如何统筹发展和安全?未来将有怎样的发展前景?带着这些问题,近日《交通建设与管理》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飞行汽车动力研究中心主任张扬军。以下为对话实录:


图片


张扬军简介


1967年生,湖北宜昌人。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1995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专业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发动机气动热力学理论、涡轮增压与涡轮电动力技术及其在汽车、航空和新能源等领域应用的研究。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亚洲流体机械杰出工程师奖,为莱特兄弟奖章中国首位获奖者。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0余项、国际发明专利4项,出版教材1本、专著2部。现为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空天动力联合会新型能源动力专委会主任,流体机械与系统国际杂志(IJFMS)主编。


问:到底什么是低空经济?


张扬军: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低空飞行器为载体,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经济形态。低空经济主要涉及低空设备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综合服务等四大领域。


低空经济将低空自然资源变为经济资源,是电动化、智能化、大众化低空飞行活动牵引为主体的综合经济形态。低空经济在电动化智能化全新技术体系下,通过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将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完美结合,为数字经济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引领者。低空经济通过大众化发展产生规模效应,形成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新引擎,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成长空间大,是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的战略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


低空经济的上游产业链是以无人机、eVTOL和飞行汽车等低空飞行器为核心的低空装备制造,eVTOL广义上也被称为飞行汽车;中游产业链是以基础设施和飞行保障配套等为核心的低空保障配套;下游产业链是以低空作业和低空运输等低空飞行为核心的低空运营服务。



问:在您看来,低空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张扬军:低空经济为深度转型升级的新通航产业,大众化的低空经济,在规模上与传统通航不在一个量级,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也从传统的有人驾驶航空器发展为无人机、eVTOL和飞行汽车等新型电动智能航空器。无人机在当前低空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低空经济的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主要为航拍等低空休闲飞行活动,载体为消费级无人机;


第二个阶段主要为电力巡检、农林植保、公路巡查、消防应急等低空作业飞行活动,载体为工业级无人机;


第三个阶段主要为低空载物载人等低空运输飞行活动,载体为用于低空运输的货运无人机、eVTOL和飞行汽车等交通级低空飞行器。


目前,低空经济引领已由休闲娱乐的消费级无人机变为电力巡检、农林植保、公路巡查、消防应急等低空作业的工业级无人机,也就是目前的低空经济发展处在第二阶段。eVTOL和飞行汽车等交通级低空飞行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低空经济下一个阶段将发展到低空载物载人运输,即第三阶段。


问:有咨询机构预计,到2030年,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到2050年达到65万亿人民币。您觉得他们预测的这个规模能实现吗?


张扬军:消费级无人机、工业级无人机、交通级低空飞行器,对低空经济的拉动作用,分别类似我们地面交通中的自行车、摩托车和汽车对地面经济的拉动作用。


百亿级的低空经济主要以消费级无人机为支撑,千亿级的低空经济主要以工业级无人机为支撑,eVTOL和飞行汽车等交通级低空飞行器,将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到万亿级以上。


eVTOL和飞行汽车将开启低空交通新时代。低空交通将与地面交通融合发展,传统二维地面经济拓展为三维立体经济。低空经济一旦真正大众化了,产业空间可以无限想象。


问:您认为低空经济产业要做大,需要向哪些方面延伸呢?


张扬军:一是从产业链上游即低空装备制造方面,可以从无人机、eVTOL和飞行汽车等低空装备制造,向新能源、航电、飞控等零部件及子系统方面延伸,做大做强低空装备制造业。


二是从产业链中游即低空配套保障方面,可以从地面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地面飞行保障服务向空地一体的低空新型基础设施与飞行保障配套方面发展,做大做强低空配套保障业。


三是从产业链下游即低空运营服务方面,从低空生产作业向低空应急救援、低空文旅特别是低空运输等方向发展,做大做强低空运营服务业。


问:低空经济产业链极长。那么,低空经济能够为其他产业带来什么推动作用?


张扬军:低空经济产业链涉及航空、汽车、能源和交通等相关领域,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外溢性的特征。


低空经济是新能源、人工智能、大数据和5G通讯等新技术应用的主要载体和场景,将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完美结合,是数字经济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引领者,是相关技术及产业链的高端。


发展低空经济,将引领带动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也将抢占未来能源、未来交通、未来信息技术等产业发展制高点。


问: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多地将“低空经济”有关内容写入2024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这么多城市关注低空经济,您觉得应该注意什么?


张扬军:低空经济作为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成长空间大的万亿级产业,对于城市建设、区域经济发展乃至竞争格局重构作用巨大,因此受到广泛关注,很多省市都将低空经济列入了地方产业发展规划之中。只要在低空装备制造、低空保障配套和低空运营服务等低空经济产业链某一方面具有优势和特点的地区和城市,就适合优先发展低空经济。


各地要避免未从实际出发的同质化,同时要遵从规律,不要急于求成。应结合当地的产业实际和资源特色,通过低空经济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因地制宜发展低空经济。


问:当下无论政府部门还是企业市场的热情都很高涨,这是否意味着低空经济时代真的来了?


张扬军:从技术发展、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三大维度看,低空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低空经济已迎来“起飞”的契机。


从技术发展上看,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发展,为低空经济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从市场需求上看,低空物流和低空通勤等低空运输场景逐渐涌现;从政策支持上看,我国已将低空经济定位为战略新兴产业,政策推出速度明显加快。


但低空经济还处在产业的早期阶段,仍属培育之中的新兴产业。发展还面临行业级规划和标准规范缺乏,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链主”级别的重点企业偏少,全产业链韧性仍较弱等一系列挑战。全社会包括资本应给予低空经济产业足够的耐心,不能急功近利,指望一蹴而就。


问:当低空经济时代到来,您认为我们准备好了吗,在监管、标准、法规等方面还需要做些什么?


张扬军:在低空装备制造方面,鼓励和支持新型电动智能航空器的技术革新和应用研发,提高低空飞行的安全性、效率和可靠性。


在低空配套保障方面,投资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建立和完善与低空经济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所有低空飞行活动都在安全的框架内进行。同时,要加强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持。


在低空运营服务方面,引导社会力量开发场景应用,鼓励龙头企业创新业态模式,确保低空经济的平稳起飞和可持续发展。当然,还需要更广范围地普及低空飞行知识,提高公众对低空经济的认识和接受度。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6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