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CAIPC | 前美的集团、长安汽车首席合规官 阎天翔:中国车企出海的政、经、商、法的机遇和挑战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更好地推进汽车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深化汽车创新与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汽车知识产权合规管理,2024年5月15—17日,以“加快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赋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为主题的2024中国汽车知识产权年会在武汉市成功召开。大会期间,前美的集团、长安汽车首席合规官阎天翔发表了精彩演讲。
前美的集团、长安汽车首席合规官阎天翔
如何发展新能源?一定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以下为演讲实录:
谢谢主持人和孟岩总的介绍,谢谢各位听众在几场不同会场在竟演的情况下选择了合规专场。考虑到今天听众大部分是非法律专业的,我就讲一些汽车行业宏观方面的问题。我的题目是“中国车企出海的政治、经济、商业、法律的机遇和挑战”。
如果仅仅从股东收益、员工收入而言,汽车行业同一些其他行业相比,利润率并不是那么高。但是汽车行业对于一个国家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经济的整体拉动极大。房地产行业曾经是中国首屈一指产业,但纵观各国发展历史,房地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是昙花一现。汽车行业一旦发展起来,将一直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汽车行业范围巨大,除了大家非常熟悉的整车,其供应商包括电动车中的零部件、电池、中控电驱以及其他零部件、车身、底盘、充电、外饰、内饰,底盘中的一个轮胎就是一个巨大的行业。另外,汽车服务也是汽车行业中巨大的一个板块,包括充电桩、换电站、4S,汽车金融、保险和二手车。汽车对国家经济拉动作用远远高于其他行业。 这里列举两个数字,首先有一些国家的GDP当中10%是汽车行业,比如说中国。当然,不同国家这个数字是不同的,美国是3%,欧盟是7%,某些国家就业人群当中,100个人里面有10个人从事汽车相关行业;第二个数字是,世界五百强里面,34家企业是汽车相关企业,占据整个五百强收益8%,接近10%。我们可以看出汽车行业在发达国家的经济中属于一个至关重要的大行业。
从政治上来说,面对中国车企大规模的进口,美国或欧盟作为中国之外的两大汽车市场,其考虑的点是四个维度:国家安全、环境保护、选民意向、经济影响。第一,国家安全。目前美国对中国汽车进入限制并不是很严格,且中国汽车真正进入美国市场的很少,目前大部分中国汽车品牌出海瞄准的是欧洲市场。美国从今年2月份对中国汽车联网汽车启动国家安全。欧盟和中国十年前启动新能源汽车,而美国这方面并没有动作,新能源汽车仅仅是为了环保发展新能源吗?并不是,发展新能源本质上是为了国家安全。中国每年大规模进口石油,而欧盟所有的石油在战前也都来自于俄罗斯。将经济命脉放在其他国家的供应上对一个国家的独立性是很大的隐患,所以欧盟和中国很早就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但是美国自身生产石油,所以美国并不急于快速发展电动汽车。欧盟很早就提出2035年燃油车禁售,倒逼欧洲汽车企业进行燃油车到新能源车的快速转型。但由于特斯拉提前出世,在其带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而欧洲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非常缓慢,如果按照现在这个轨道发展下去,欧盟电动汽车产业大概率被特斯拉和中国汽车所消灭。在这种情况下,欧盟大概率会实施延缓2035年禁售令。所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本质上是国家安全,而非是环境保护。第三、从政治层面来说,选民意向是政治中的重要因素。今年是美国大选,无论特朗普还是拜登都需要争取汽车行业从业人员的支持。最后一个经济影响将作为独立章节进行介绍。
经济影响分为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两个点。产业安全又包括两点,第一是本国产业会不会因为进口而遭受打击,另外一点是本国产业中的供应链是否依赖于第三国。经济安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美国3%GDP来自汽车行业,1个汽车行业员工失业会导致11个其他汽车相关员工失业。欧盟的7%的GDP来自于汽车行业,同时汽车行业从业人员也占据其总从业人员的7%。 所以发达国家对于本国汽车行业的依赖是巨大的。其次,产业安全,首先全球60%的电动车(包括特斯拉)是在中国制造的,且预计2025年欧洲25%的电动车来自于中国。所以中国电动车对于欧洲车厂是巨大的威胁。另外,目前全球80%电池在中国生产,一旦出现特殊状况,电池供应断供,对于欧洲电动车制造又是一个巨大打击。 为了提高欧洲本土汽车行业的竞争力,欧盟启动了行业贸易壁垒,包括开展反补贴调查、增收电池进口税、要求零部件本土化等行政措施。
从商业角度来说,汽车行业分为“研、产、供、销、服和管理”。“研”上,中国电池、电驱、电控、智能驾驶和汽车娱乐化已经领先特斯拉外的其他外国品牌。“产”上,在美国,福特因为国会议员的反对,停止了和宁德电池合资企业。在欧盟,考虑到巨大的经营成本,目前还没有中国企业在欧盟投资建厂的。如果主机厂不去,”供“应链也很难建立。”销”上,任何出海汽车厂家在考虑直销还是经销商,如果是经销商的话,是用大经销商还是小经销商,都是需要重新考量的挑战。此外,品牌认知度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中国很多消费者买电动车因为便宜,但是欧盟的电比中国要贵,欧盟和美国油价又比中国便宜,所以国内这种价格竞争在欧盟是很难奏效的,因为买电动车的欧洲消费者对于价格并非特别敏感。“服”上,售后服务挑战巨大,“管理”上人才严重不足,尤其是目前中国汽车行业缺乏国际化尖端人才。
法律方面,中国车企出海到欧盟去有以下几个主要法律合规风险。数据隐私是最大的风险。反垄断上,欧盟对于纵向价格管控非常严格。税务上的价格转移对于中国企业也是巨大考验。譬如说国内车企在德国设立一个设计中心,对中国总部来说设计中心是成本中心,但是对欧盟人来说设计中心是盈利中心,需要有一定的利润率在当地纳税。环保方面的风险主要针对电池行业。
那么多挑战,有没有解决方法?总书记已经给我们提出了解决方案。首先,车企出海,有危有机,危中有机。其次,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最后,发展新能源时,一定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以颠覆性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
谢谢大家。
-
汽车测试网V课堂
-
微信公众号
-
汽车测试网手机站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招商车研与格物科技合作常熟智能汽车测试基
2025-01-22 09:23
-
智驾安全监管“三支柱”不够了,需要“五支
2025-01-22 07:45
-
汽车研发:整车NVH安装点拓扑优化细节及重
2025-01-22 07:44
-
史上最低!零下51℃冷起动试验在达安中心圆
2025-01-21 18:18
-
充换电站国家标准再新增!2025年5月1日起实
2025-01-21 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