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 叫智能就真聪明吗?告诉你一个给汽车“测智商”的绝招儿!

2024-06-10 18:39:41·  来源:汽车学会  
 

在今天的中国汽车市场中,一款车如果没点和智能沾边的“手艺”,简直是寸步难行:消费者买车的时候,关心传统“三大件”的越来越少,聊“智舱”、“智驾”的越来越多。然而,每个品牌都说自己够智能,如何衡量车辆够不够聪明,可能是每个想买车的朋友都会琢磨的事情:可千万别一不小心挑了一个“傻子”吧……



所谓智能座舱,就是搭载先进的软硬件系统,具备人机交互、网联服务、场景拓展的人-机-环融合能力,为驾乘人员提供安全、智能、高效、愉悦等综合体验的移动空间。智能座舱不仅具备感知、理解并做出相应决策服务驾乘人员的能力,还能够为驾乘人员提供丰富功能和服务。



智能座舱能够感知环境和用户,并根据用户偏好进行个性化设置,代表了汽车技术发展的前沿,为驾驶者提供安全、舒适同时高度个性化的驾驶环境。随着智能座舱的普及,相关功能测试也亟须标准规范。在此背景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T/CSAE 322-2023《汽车智能座舱智能化水平测试与评价方法》应运而生。


图片


四大能力,让汽车变“聪明”


在标准中,智能座舱的功能框架需要包括以下四种能力:


1. 感知能力:相当于车辆具有“眼睛”和“耳朵”,可以对驾乘人员进行状态监测、驾乘人员身份识别、环境与驾驶信息显示的感知。


2. 交互能力:能听懂你的指令,不管是调音量、切歌,还是开导航,总之就是一句话的事儿。当然,也包括触控交互和部件交互。


3. 服务能力:能根据你的喜好和习惯推荐音乐、调整空调等,打造只属于你的个性座舱环境。


4. 互联能力:智能座舱能和智能手机、家中的智能设备“互动”,实现真正的车家互联。



是标准也是“体检表”


用户体验是标准中特别强调的要点,采用“满意度”来衡量智能座舱的表现。这就意味着,智能座舱不仅要“够聪明”,还需要让乘客在主观上感到舒心和满意。标准就像是智能座舱的“体检表”,从驾乘人员状态监测到环境感知,从语音交互到触控交互,再到智能座椅,关注每一个细节。通过这样的“体检”,可以全面了解智能座舱的“健康”状况,确保智能化的表现与水准。



新标准的实施,将指引行业更加系统地提升智能座舱的智能化水平。在可预见的未来,车辆将进化得更加聪明、贴心。它不仅是你的交通工具,更将成为生活中的智能管家,为出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乐趣。


以下为标准解读详细内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6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