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GB/T 18297—2024《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2024-06-25 08:54:22·  来源:达安之声  
 

标准修订背景


修订2001版标准是为了适应当前汽车动力系统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完善测试方法和适用范围,用以满足汽车发动机产品的性能测试需求。标准修订后可以涵盖新产品、新技术的特性,使其在实际应用中与测试产品更加贴合,更具有指导意义。


现行有效的GB/T 18297—2001《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是发动机试验领域的指导性标准。随着发动机技术不断升级,新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控制条件越来越严苛,其中一部分控制条件和试验方法已经偏离实际情况该标准已经亟待修订。


参考ISO 1585:2020和ISO 2534:2020进行修订,相关要求条款与国际接轨。



标准修订原则


  • 保持原有的标准结构不变

  • 根据各企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和国内外相关标准修订情况,对各章节条文进行修订

  • 根据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要求对原标准的格式进行修订

  • 对原标准中的编制错误进行修订


标准主要内容


GB/T 18297的正文共9章,并包含6项附录,规定了试验前的准备、试验的具体操作过程和试验后的数据处理及报告编写要求。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对测量误差及测量部位的要求 

5. 试验数据的计算

6. 对试验一般条件的控制  

7. 试验时发动机所带的附件 

8. 十二项性能试验方法  

9. 试验报告  


附录


标准适用范围


规定了汽车用发动机性能的台架试验方法,用来评定/测定发动机的性能。


适用于M类、N类汽车用(转子式、往复式) 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

不适用于自由活塞式发动机

其他燃料形式的发动机参照执行,CNG、LPG、醇类、液氨


一般要求



规定了发动机各性能试验的测量要求、试验条件要求和所带附件的要求,边界条件更合理。


数据的计算


在2001版标准的基础上,新增一种特定条件下的“增压发动机”的校正系数。



气态污染物的测量


发动机台架上,一般采用直采排放柜测量发动机原始(催化器前)排放,工况点均为稳态,主要目的是在台架上优化发动机原始排放,为降低整车排放打基础。


发动机部分性能试验方法要求测量气态污染物浓度,其测量方法与GB 18352.6保持一致。


十二项性能试验方法


每项性能试验均由试验目的、试验条件、试验方法和测量项目及数据整理组成,详细描述了试验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


新增性能试验方法

机油稀释试验


当前发动机多为直喷机型,容易发生机油稀释,导致机油乳化甚至失效从而损害发动机,因此有必要对机油稀释的测试评价方法进行规定。

图片


试验工况


低速、100%负荷

冷却液温度90℃±2℃

由于转速低,进气速度慢同时循环喷油量高,油束贯穿距长易发生湿壁形成机油稀释,可反映出油束匹配合理性。


额定转速、100%负荷

冷却液温度90℃+2℃

此工况为控制排温一般处于加浓状态,油量较高,且高速喷射周期短不易实现多喷,因此也有必要检查油束匹配合理性。


50%额定转速、50%负荷

冷却液温度55℃+2℃

暖机工况,如长时间运行,进入机油中的汽油不易挥发,机油稀释率较高(实际整车在低温环境运行),须考核油束配合理性。


计算方法


图片


初始机油样本和试验后机油样本应采用密封瓶保存,尽快检测其机油稀释率。


新增性能试验方法

最高热效率试验


“双碳”背景下,发动机的热效率越来越受到业内的关注;由于提升发动机热效率的技术手段较复杂,在试验方法中有必要增加独立章节,来说明热效率试验的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过程。


在制造厂规定的工况点附近扫点,按下方公式进行计算,找出工况点中有效热效率的最高数值,即为该发动机的最高热效率,并填写最高热效率数据表。


标准意义


新版GB/T 18297是为了适应当前汽车动力系统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而修订,新版标准更加合理的规定了测试设备的要求;完善了增压发动机的校正系数设定方法;重新规定了发动机排放的测量要求,使得发动机排放测量更符合当前发动机台架试验的目的和做法;在原试验方法中增加了两项试验,使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更加完善。新版标准在实际应用中与测试产品更加贴合,更具有指导意义。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6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