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 自动驾驶"破圈"指南:新标准解除无人驾驶成长“封印”

2024-07-23 09:16:27·  来源:汽车学会  
 

智能网联汽车是推动我国技术创新、融合多个产业共同发展的极佳载体。当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在从技术研发与测试验证阶段迈向示范应用与大规模商业推广阶段,多种创新应用产品在众多领域快速发展。


Robotaxi作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的典型代表,具有市场规模大、商业化前景可期等特点,备受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产业链相关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另一方面,Robotaxi集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于一体,代表了未来共享出行的最佳理想形态。因此,众多国家围绕Robotaxi产业,在政策法规标准、测试验证、产品认证以及商业化运营等方面,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布局,旨在获取高级别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优势。


图片


当前,Robotaxi产业已步入全车无人商业化运营试点阶段:从道路测试到划定区域内的示范运营,从配备前排安全员到部分城市实现无安全员落地,从免费体验到商业运营——面向 C 端的商业化积极探索与政府政策相互配合,成果斐然。


就全球范围而言,基于各国政策、资金投入、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水平以及商业逻辑验证等因素的差异,Robotaxi商业化发展划分成多个梯队:以2023年度为例,中国和美国的进程相对较快,已在限定区域开展无主驾安全员的商业化运营;德国、法国和阿联酋等国家分别启动了有主驾安全员的小规模商业化试点;英国、沙特等国家和地区目前仍以道路测试为主。


图片


我国历经六年多的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自动驾驶已逐渐迈入商业化试点和运营阶段。当下,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 51 个城市推出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政策,持续加快拓展应用场景。目前,众多自动驾驶企业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重庆等多个城市示范区开展 Robotaxi示范应用和商业化运营试点。2024年1月,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部署不少于200辆的智慧乘用车试点,部分可实现无人化示范运行。


图片


产业进步,标准引领。国内已发布 GB/T 41798-2022《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功能场地试验方法及要求》,此标准对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的场地试验场景、方法及通过要求做出规定,但随着无人化进程的推进已难以完全满足无人化车辆的测试需求,无法全面保障无人化车辆的运行安全。因此,针对无人化特点,迫切需要在该测试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试验场景、试验方法及通过要求。


目前,《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尚未允许无安全员的道路测试,而T/CSAE 309-2023《智能网联汽车 城市道路场景无人化测试 场地试验方法及要求》则能够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的相关测试法规完善提供参考。这一标准能够有效引导企业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的无人化道路测试,同时支持第三方机构、行业组织等强化测评能力建设,助力各地开展无人化道路测试,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落地。


伴随自动驾驶技术由实验室逐步迈向现实道路,怎样确保这些智能车辆在复杂多变的城市环境中安全、可靠地行驶,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T/CSAE 309-2023标准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其涵盖了从基础能力测试到脱困能力、故障处理能力,乃至网络安全的全方位测评。这既彰显了对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性的高度关注,也反映出行业对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的严苛要求。


图片


在基础能力测试里,标准着重强调了远程协助停车和副驾驶制动等关键功能,这些功能在实际驾驶过程中极有可能成为保障安全的重要途径。而在脱困能力测试中,通过模拟左转遇对向直行车流、变道汇入直行车流等场景,对车辆在应对复杂交通状况时的策略进行评估,这对于增强车辆在公开道路上的自主性和安全性意义重大。


图片


尤其值得留意的是,标准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颇高。在数字化时代,车辆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网络空间的组成部分。车云通信、C-V2X直连通信等技术的引入,虽为智能网联汽车带来便捷,但也带来新的安全挑战。标准通过规定密码算法的密钥长度、通信协议的安全性等,保障了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和完整性,有效防止了信息泄露和篡改,对保护用户隐私和车辆安全具有关键意义。


此外,标准还针对试验场地、试验环境、试验设备等提出了详尽要求,保证了测试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这些规定不仅为测试机构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也为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和测试给予了标准化的流程。


以下为标准的详细解读内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6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