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安全专项丨新能源汽车安全新质测评规程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相比于传统燃油车有哪些不一样?市场频发的车辆火灾事故安全风险如何?新能源汽车越来越高的电压平台下有无电气安全风险?相信不少持币观望想要入手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疑问和顾虑,据各大媒体舆论统计,安全风险是阻碍消费者迈向新能源汽车的最大因素。
对此,中国汽研联合权威机构成立工作组,共同制定了《新能源汽车安全新质测评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是关注除了传统汽车的车身碰撞强度,安全气囊等安全配置外的新能源汽车安全专项测评。
工作组从新能源汽车特殊的电安全和火灾安全两大方面制定标准、开展测试评价,并对通过测评的车型颁发证书,为消费者选车购车提供权威依据。
本文将重点解读《新能源汽车安全新质测评规程》。

新能源汽车安全新质测评规程架构
电安全
首先是电安全维度,由于汽车电气化的推进,新能源汽车电压平台普遍向800V跃升,车辆电子电气功能越来越复杂,这些新的技术应用带来的新的高压安全、电气失效等不得不考虑的电安全问题,在标准和法规方面要求并不健全,规程从实际用车风险场景出发,经过大量试验数据积累分析,形成了《电动汽车电安全测试评价规程》,内容如下:
电气失效
新能源汽车的显著特征之一便是高度集成化的电子电气系统。电子电气系统出现随机故障或者系统故障,都会导致整个系统出现功能异常,车辆无法正常运行,从而影响车辆运行安全和人员安全。
其中,动力系统尤为重要,其功能直接影响车辆的动力输出,功能异常将会导致车辆发生动力失控等。动力失控等事故容易引起人员恐慌,造成较为严重的社会影响和人员伤亡。
电气失效测试从实际事故场景出发,根据事故场景库,开发针对性的测试评价方案,包括低压电气失效测试和动力系统功能安全测试。

高压安全
高压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另外一大突出属性,尤其是800V高压平台的推广应用,高压安全问题涉及人体触电、器件失效、电池失控、驾乘安全等多个方面,逐步引起行业重视。


本规程高压安全测试不仅覆盖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放电安全,同时也包含对高压纹波的安全评估,全方位评价车辆的高压安全防护水平。

涉水防水
近期,全国多地受暴雨影响。在暴雨的冲刷下,道路积水成为常见现象,尤其是低洼地带和排水不畅的路段,积水深度往往超出预期。在这样的路况下行驶,极易发生涉水情况。
对于电动汽车而言,虽然其动力系统和传统燃油车有所不同,没有进气道等易受水淹的部件,但其电池组、电机以及复杂的电气线路却对防水性能有着极高的要求。一旦水深超过车辆的安全涉水深度,不仅可能导致电池组受损,还可能因水进入车内电气系统而引发短路、失控等严重后果。


因此,在夏季暴雨频发的季节里,需要更加关注电动汽车的电气安全问题。为引导行业在安全方面的防护意识提升,服务广大消费者买车用车,本规程根据事故场景分析,设计不同维度的测评方案,主要包括3部分:整车涉水测试,喷淋防护测试,整车泡水测试。
整车涉水测试主要用于验证车辆经历刮底、托底后整车的防水能力及是否影响正常行驶。

误用滥用
新能源汽车功能丰富,在给驾驶员带来更好驾乘体验的同时,也容易因不恰当操作导致事故发生。
误用测试方案设计最常见的误用工况,主要包括3部分:行驶过程中同时踩加速和制动踏板;行驶过程中,按启停键;行驶过程中误换档。

暴雨等复杂工况还可能导致路面状况复杂多变,如井盖缺失、路面塌陷等安全隐患增多。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若不慎遇到这些障碍物,极易发生刮底、托底现象,不仅损害车辆底部结构,还可能对电池包等关键部件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整车刮底测试主要包含前刮和后刮两项,主要考察智能新能源汽车在面对底部剐蹭下的防护能力。


火灾安全
其次是火灾安全维度,相比传统燃油汽车,电动汽车火势发展迅速,存在“突然死亡”的突发起火情况,容易对乘员造成严重伤害;存在起火温度高、起火后蔓延速度快等危害。
面对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快速发展,整车热失控安全要求及测试方法在标准和法规方面没有统一,规程从实际电动汽车火灾事故场景构建,模拟停车场、隧道不同场景及使用条件,经过大量试验数据积累分析,形成了《中国汽车消防安全评价规程》。
火灾安全
采用《GB 38031-2020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动力电池热失控触发方法,从驾乘人员、车辆、环境三个方面设置了六个评价维度,包括热流密度、烟气危害、爆炸危害、明火危害、车辆应急处置以及关键部件阻燃能力,多角度、全方位评估整车热失控灾害。


车舱内外传感器及摄像头布置
多场景电动汽车整车燃烧实验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安全新质测评规程》作为新能源汽车安全的专项测评方法,重点关注了新能源汽车电气化带来的专项安全问题,基于实际新能源汽车市场易发的火灾、失控、泡水等热点问题,以实际事故调查数据为根据,测评结果不仅可作为消费者选车购车的依据,也能够成为新能源汽车开发设计过程中的安全标尺。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测迅乌镇&盐城测试场:助力智能网联汽车标
2025-02-22 12:39
-
使用示波器对三相电机驱动器进行测量
2025-02-22 12:37
-
上汽集团大乘用车重磅招聘
2025-02-22 12:25
-
GB/T 44173-2024对开门预警DOW的要求
2025-02-22 12:25
-
声音工程:像用PS一样编辑声音
2025-02-21 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