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舱盖真的是越硬越好么?
1.发动机舱盖的功能
2.发动机舱盖硬度的利弊
3.法规对发动机舱盖的要求
1.发动机舱盖的功能
我们常见的汽车发动机基本是前置的,一辆车从头到尾依次是发动机舱、驾驶舱、行李舱。发动机舱位于最前端它的功能是无法忽视的,发动机舱盖板除了提升美观外,还具有隔音隔热、空气导流、溃缩吸能、保持发动机舱清洁,防止路面积水、灰尘等杂物进入发动机舱等作用。
隔音隔热:发动机舱内的发动机及相关零部件会产生热量和噪音,发动机舱盖可以有效地吸收和隔绝这些热量和噪音,为乘员提供舒适的驾驶环境。
空气导流: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发动机舱盖可以改变空气相对于汽车的流动方向,减小空气阻力,提高行驶稳定性。
保护舱内零件:发动机舱盖可以有效防止外界对内部零部件(如散热器、输油管路等)的损害和腐蚀,保证汽车正常工作。
安全防护:发动机舱盖能够阻挡因零件损耗过热等情况可能发生的爆炸事故,降低风险。
溃缩吸能:车辆发生碰撞时,发动机舱盖会先溃缩以吸收一部分的撞击能量,从而减少传递到驾驶室内的撞击力,进而保护车上人员的安全。
2.发动机舱盖硬度的利弊
从保护发动机的角度来看,硬度较高的舱盖能够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和刮碰,保护发动机免受损害。
但较高的发动机舱盖硬度会传递振动、增加共振和异响、不利于溃缩吸能、增加行人碰撞伤害。
发动机在工作时会产生振动,如果发动机舱盖过硬,这些振动会直接传递到驾驶室,影响驾驶和乘坐舒适性。特别是长时间驾驶时,这种振动会对乘客造成不适。
过硬的发动机舱盖容易在特定频率下产生共振,导致异响,这不仅影响乘坐体验,还可能对机械硬件的寿命造成不利影响。
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事故时,冲击通常都是从前面的发动机舱传向后面的驾驶舱,如果发动机舱盖过硬,无法通过撞击发生卷曲或下沉来吸收冲击力,这股力量将会直接传递到驾驶室,对驾驶室造成二次伤害。
在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如果机舱盖过硬,它可能无法有效地吸收撞击能量,从而增加行人的伤害风险。实际上,现代车辆的设计更偏向于采用具有缓冲空间的机舱盖,以在事故中减少对行人的伤害。
发动机舱盖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保护发动机、乘坐舒适性、安全性以及制造成本等。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舱盖越硬就越好。
舱盖需要具有一定的硬度以保护发动机,但同时也要考虑乘坐舒适性,避免过硬的舱盖导致振动和异响。 在撞击事故中,舱盖需要能够通过适当的变形来吸收冲击力,减轻对驾驶室和乘客的伤害。在与行人碰撞的事故中,要考虑缓冲空间以减少对行人的伤害。
另外,舱盖的硬度和材料选择也会影响其制造成本。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需要合理控制成本。
3.法规对发动机舱盖的要求
发动机舱盖的外观应满足GB 11566-2024《乘用车外部凸出物》法规要求,即车身外表面凸出零件的圆角半径不得小于2.5mm。
发动机舱盖外造型需满足GB 11562-2014《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中汽车驾驶员前方下视野的要求,轿车及SUV车型的发动机舱盖外表面高度应控制在保证地面盲区长度在6米范围内。
发动机舱盖还应满足GB 24550-2024《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法规要求。
成人头型&儿童头型对车辆前部结构的试验中,按照GB 24550-2024《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中的规定进行试验时:
至少三分之二的发动机舱盖上部试验区域和前风窗玻璃试验区域的合计试验区城,头部伤害指标(HIC)应不大于1000;
至少三分之二的发动机舱盖上部试验区域,HIC应不大于1000;
剩余区域的HIC应不大于1700。
a为测量出的合成加速度,以m/s²为单位;
t1和t2为冲击过程中的两个时刻,以s为单位;
t2-t1表示记录开始与记录结束两个时刻之间的某一段时间间隔,在该时间间隔内HIC取最大值(t2-t1≤15 ms)。
儿童头型冲击试验时,对于进行儿童头型试验的发动机舱盖上部试验区域和/或前风窗玻璃试验区域,至少一半的试验区域HIC应不大于1000,剩余区域的HIC应不大于1700。
在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发动机舱盖作为车辆前部的关键部件,对行人的保护至关重要。一般要求发动机舱盖到发动机外表面间隙大于50mm以上,以减轻对行人头部的伤害。
发动机舱盖打开后,应保证高个人员不会碰头、低个人员能触摸上沿进行关闭。发动机罩开启后要满足第95百分位男性模型头部活动范围(距地面高度1880mm以上)以及第5百分位女性模型抻手触接范围(距地面高度1856mm以下) 要求。
对于已上牌的车辆,如果车主希望对发动机舱盖进行改装,必须向车管所登记并提交改装技术报告。只有在获得官方的审查和批准后,才能进行改装。
-
汽车测试网V课堂
-
微信公众号
-
汽车测试网手机站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Plus为自动驾驶卡车功能添加了H.E.L.P.警报
2024-12-23 17:18
-
美国能源部发布最新版氢计划
2024-12-23 17:16
-
系统级封装(SiP)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
2024-12-23 08:51
-
车载通信框架 --- 智能汽车车载通信架构浅
2024-12-23 08:40
-
全国首例!武汉车网智联公司完成智能网联测
2024-12-23 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