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NCAP 2026 鞭打规程解读

2025-04-07 08:37:31·  来源:汽车座椅验证  
 

得分修正:座椅结构评估如果不通过,静态评估零分。 

3.2 前排动态评估

中等强度脉冲:NIC, +Fx, Fz各0.5分;

高强度脉冲:NIC, +Fx, Fz各0.5分;

图片

3.3 后排座椅静态评估

适用范围:仅评估外侧座椅位置。

视同申请:制造商需要提供两个外侧座椅位置的R点位置和躯干角度的理论设计数据。如果这些数据在公差范围内相同:R点位置±2.5mm,躯干角度:±0.5°,则只需测量一个位置,否则需要分别评估两个外侧座椅位置,不过检测机构也有权决定两边都做。

前提条件:后座中间位置需满足UN-ECE法规17的头枕要求;

头枕有效高度:满足最低使用位置≥720mm且最高使用位置≥770mm;若受车顶限制,头枕最高使用位置与车顶间隙≤50mm,仍视为达标。

头后间隙:中间与最恶劣位置,头后间隙≤7.128×躯干角+153。

非使用位置:有效高度和头后间隙不得分则不进行该项评估,如下满足任意一条即可。


  • 自动回位功能:点火时头枕自动调整至使用位置。

  • 60°旋转角度:非使用位置与使用位置的旋转角度差≥60°

  • 10°躯干角度变化:非使用位置与使用位置的躯干角度差≥10°

  • 舒适性指标:头枕下边缘高度(H LE)250-460mm,厚度≥40mm


  • 3.4 后排得分

    后座总分:两个外侧座位的评分相加(若对称设计则得分翻倍)。

    第三排处理:第二排与第三排总分叠加,缩放为1分。

    得分优先级:有效高度> 中间位置头后间隙> 最差位置头后间隙> 非使用位置;如优先级高的没有得分,低优先级项也不得分。

    4 测试后评估和检查

    动态修正项:若实验室发现测试中利用假人特性规避真实伤害(例如通过预加载或异常结构设计影响动态响应),将扣除 1分。 

    附录

    附录A:HPM校准程序

    附录B:滑车脉冲要求

    附录C:头部位置检索表

    附录D:头枕位置定义

    附录E:不适感测量设备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91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