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交流阻抗网分测试简介
电芯交流内阻对于电动汽车的重要性
电池电芯交流内阻对于电动汽车至关重要,如果不加以测试和管控,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例如:
1、高内阻电芯会导致电池组能量损耗加剧,加速容量衰减;单体电芯内阻差异未被筛选出时,电池组均衡性恶化,引发“短板效应”。以上的隐藏性能缺陷,会极大缩短电池寿命。
2、内阻异常的电芯在充放电时局部温升超标,可能引发热失控或起火。因材料劣化导致的阻抗突变无法被及时干预。
3、内阻离散性未管控的电芯组装配后,BMS难以实现精准均衡管理,导致维护成本增加。批量生产中的工艺缺陷无法通过数据溯源优化。
测试技术难点分析与解决
常规的IEC61960-3:2017、IEC 62620:2014和JSC 8715-1:2018规定的交流内阻测试方法相同,会默认在1KHz进行测试,未涉及宽频带测试。另外,电芯的交流内阻又会涉及阻抗模和相位,如何将两者同时测出,且一一对应,并能给出详细曲线和各频点的表格,使得结果一目了然,便显得尤其关键。网分的先天优势和便利性,带来了同步满足上述要求的可能性。但是使用网分下述难点需要被解决:
①电芯电流会倒灌至网分
②非标件如何校准
③如何搭建测试环境,消除寄生参数影响
④新测试,如何反向验证测试数据准确性。
解决思路
1、我们通过分析被测频段,结合现有汽车测试规范,筛选出最优以及具有复现性的隔离网络。
2、根据电磁波的集总参数理论和电磁波动理论的核心差异点,通过理论分析非标校准和测试的准确性---二线传输模型,得出该测试的可行性,并在测试结果中得到了非常好的印证。
3、通过对寄生参数的模型建立和分析,通过改善测试周边环境的搭建,将寄生参数的影响降至最低。
4、通过标准件的测试,和标准件的参数一一比对,进一步验证了理论,测试的准确性,形成闭环。
测试方法 - 网分法
使用网分法测试,设置合适的信号强度,在温箱内保持恒温,SOC建议保持合适的百分比。进行非标校准TOSM之后,按照以下布置要求完成接线后,按照测试频段和步进频率扫描每个样品,得到样品的阻抗幅值和相位,测量值的幅值选择单位为Ω,相位参数单位为°。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零重力」全球首个!中汽协会发布《汽车大
2025-04-12 21:00
-
自适应模糊控制尾翼设计及其制动性能研究
2025-04-12 20:57
-
振动试验及其设备中级篇 电动型振动试验系
2025-04-12 20:48
-
不会加塞的NOA不是好NOA?
2025-04-12 20:48
-
儿童约束系统及各国法规要求
2025-04-12 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