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控制动之机电制动(EMB)系统的综述:结构、控制与应用
为了概述机电制动(EMB)执行器的发展情况,基于行业背景以及各企业对机电制动(EMB)研究的参与程度,共选取了 21 家相关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如表 2 所示。
在这 21 家相关制造商中,依据专利分布情况选取了 6 家具有代表性的制造商,包括博世、西门子、大陆特维斯、德尔福、现代和万都。此外,对这些制造商的总共 169 项相关专利进行了调研。专利的总体分布情况在表 3 以及图 1 - 3 中给出。这些专利依据基本结构被分为两类:采用减速机构的方案和采用自增力机构的方案。而且,与驻车制动器集成的专利被单独列出,以展示驻车制动方案的总体分布情况。
表 2. EMB相关制造商
表3.专利权的总体分布情况
此外,这些制造商随时间推移所提出的机电制动(EMB)执行器基本方案如图 4 所示(具体结构将在下一节介绍)。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制动辅助(BA)和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的应用,机电制动(EMB)的优势吸引了众多制造商的关注,其中大陆特维斯、博世、西门子和德尔福率先开始对机电制动(EMB)执行器的基本配置进行研究。到 21 世纪初,随着自适应巡航控制(ACC)和自动紧急制动(AEB)等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的发展,对主动制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和万都等制造商开始投入对机电制动(EMB)执行器的结构及控制策略的研究,以实现量产和实际应用。
图1.具有减少机制的专利的总体分布情况
图2. 自激励机制专利总体分布
图3.集成停车制动器的专利总体分布
对于行车制动机构,大陆特维斯首先提出了 “滚珠丝杠 + 行星齿轮系” 的集成结构。从 1994 年到 1997 年,先后对电机结构、快速回位机构、传感器形式以及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自 2002 年起,大陆特维斯开始采用滚珠丝杠作为运动转换机构,形成了 “滚珠丝杠 + 直齿轮 / 行星齿轮系” 的典型结构,并设计了相应的制动间隙补偿机构、密封装置以及轴承结构。
从 1996 年到 1998 年,博世提出了 “滚珠丝杠 + 不同减速机构” 的方案,先后采用直齿轮、蜗轮、锥齿轮以及行星齿轮系作为减速机构。基于上述配置,针对制动失效的情况,设计了双电机主动释放方案以及带电磁离合器的被动释放方案,并且进一步改进了电磁离合器的结构与功能。从 1999 年到 2001 年,博世最终采用了 “滚珠丝杠 + 行星齿轮系” 的典型方案,并对电机结构和制动回位限位装置进行了优化。
自 2002 年起,博世一直在研发楔形自增力方案。从 2002 年到 2004 年,提出了 “丝杠 / 齿轮齿条 + 单 / 双 / 多楔形面” 的各类方案,并对楔角、制动力控制方法以及制动间隙补偿机制进行了研究。从 2005 年到 2006 年,“齿轮齿条 + 双楔形面” 的自增力方案得到进一步完善并最终被采用。
同样,其他制造商经过多轮迭代设计后也形成了典型的结构方案,如表 4 所示。
图 4. 6 家制造商的机电制动(EMB)执行器发展情况
行车制动方案(时间线之上)以 “运动转换机构 + 力放大机构” 的形式表示,专利的创新点在括号内注明。驻车制动方案(时间线之下)以 “驱动部件 + 锁定部件” 的形式表示。此外,6 家制造商提出的典型结构方案用相应颜色进行了标注。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绿氢储能新引擎--艾德克斯IT-M3900C双向
2025-04-15 09:34
-
标准解读 | 越野车“加电”就变强?背后的
2025-04-15 09:30
-
国内首个!100%国产化!广州检验中心联合完
2025-04-15 09:25
-
SDmap LDmap HDmap傻傻分不清楚
2025-04-15 09:24
-
R171.01对DCAS的要求②
2025-04-15 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