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混合动力车型为何将被强制加装噪音装置?静谧性太好也是错?

把静谧性做好有很多办法,比如从根源上降低噪音(优化发动机)产生;比如增加隔音材料;还有现在很多中、高端的车型使用的反声波降噪等等。
而电动车的一大优势就在于他们先天的优点——静谧性。由于没有发动机的存在,而电机的声音又微乎其微,这就使得电动车从根源上来讲,噪音就要小很多。对于普通燃油车来说,根源上去做降低噪音产生比加装隔音材料和反声波降噪的难度要大很多。
但是这种优势对于日后的电动车和一些混动车型来说,很可能要蒙上一层纱。
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的相关部门都在致力于出台电动车过于安静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希望电动车制造商为汽车安装设备,确保在行驶速度低于19英里/小时(30公里/小时)时,必须发出能听到的噪声以警示行人。据悉,该政策将于明年正式实施。
其实在早前我也关注到了对于电动车低速过于安静的问题。这一点,当我们行驶在正常的公路上时,是优点;但在走小路时却会变为尤为明显的安全问题,这也是美国政府希望加装噪音装置最重要的原因。
当你驾驶着一台电动车穿梭于小巷时,速度不快,可是路上也会存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而在这种路况中,并没有明确的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也就是说,人车同道。如果是传统的燃油车遇到这种情况并不用担心,因为发动机的隆隆声会提醒前行的人,后面有车;同时也可以提醒从岔路口即将出来的行人,注意安全。但是电动车上就不行,在这种情况下电动车也只有苦等在行人后面,除非你非常不礼貌的打喇叭;而这种小巷子里,岔路口又非常的多,如果使用打喇叭的方法势必意味着小巷子里将充满“滴滴”声。原本大力推崇纯电动汽车是因为环保,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却又会制造大量环境噪音,这不免与它诞生的初衷有一部分的冲突。
据悉,美国相关部门在2016年拟订的规则草案曾显示,电动车企在未来三年都不用为其电动车安装这一设备。但在特朗普就任后,美国交通部(DOT)对这一规则条款进行了审视并向车企证实,在2020年前安装完成这一新的噪音设备即可。
据了解,汽车制造商必须在其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上至少安装一个外部声音设备装置,在汽车低速行驶时,能够发出声音让行人意识到有电动车经过。

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曾在2013年的一个问答环节里对一个特斯拉车主所担忧的这个问题做出了回应“如果Model S发出声音也会有一定的问题,很显然,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同时避免出现噪音污染。我认为,从长期来看,理想化的状态就是安装一个接近传感器,即当前面有行人时直接发出一种能够让人接受的愉悦的声音。因此,这可以使噪音最小化,且不会引起人的反感,这是我能想出的最好的解决办法。”
正如他所说,这的确是一个比较理想、科技的办法,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技术难题,即加装更为灵敏的感应器以发现前方的行人和路口。显然,这种办法目前在近期无法实现,同时这种高科技设备也不可能快速的普及到所有,包括中、低端纯电动车型。

目前我看到的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是加装一个手动控制的发声按钮,与传统的“喇叭”区分开来,在遇到需要声音的情况时手动出声,但是这就需要驾驶员在驾驶时需要更加集中注意力。目前已有不少厂家应用了这种方案。
虽然这种办法目前看起来还不错,但是,可能还是达不到美国即将出台的相关政策的要求。我对于美国政策的要求的理解是,他们要的是确保在安全方面万无一失。一方面我会感叹美国政府对于道路行驶安全的重视程度之深;另一方面,原先碾压燃油车静谧性的优势(尤其是在低速阶段),很可能将不复存在。
- 下一篇:零部件清洁度测试
- 上一篇:全球电动汽车平台概览
最新资讯
-
测迅乌镇&盐城测试场:助力智能网联汽车标
2025-02-22 12:39
-
使用示波器对三相电机驱动器进行测量
2025-02-22 12:37
-
上汽集团大乘用车重磅招聘
2025-02-22 12:25
-
GB/T 44173-2024对开门预警DOW的要求
2025-02-22 12:25
-
声音工程:像用PS一样编辑声音
2025-02-21 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