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NCAP侧面碰撞完整版(Version 7.1.1)
鼓励EURO NCAP测试时,主机厂到现场监督,如果主机厂觉得测试过程有不符合规范的地方,请与测试人员讲,但不能直接去改变影响试验的参数、假人、测试环境等;EURO NCAP有义务对提出的疑义做出响应,如果两方存在争议,将由EURONCAP秘书处进行裁决。如果试验室怀疑主机厂试图干扰试验,试验室有权要求人员离开。
1.1整备质量
a、油箱容积由车辆使用手册来确定
b、放掉油箱里的油,然后运行车辆到停止
c、计算油箱满油时质量,汽油密度0.745g/ml ,柴油密度0.840g/ml
d、然后用90%质量的水或其它容积装入油箱
e、检查机油,必要时加满机油;加满所有液体
f、确保备胎、随车工具都在车上,其它非随车物品全部清除
g、确保车辆处于半载状态下胎压
h、测量、记录前后轴的重量,作为整备质量
i、测量、记录四个车轮的轮缘高度
1.2 参考质量
a、将前排座椅前后调节到中间位置,如果中间位置不能锁止,则调节到往后一齿位置;
b、放置与Worldsid 50th 男性相当的假人的质量在驾驶员座椅上(75kg);
c、在后备箱放配重块,直到两轴测量的总质量比整备质量大100kg,重块应该均匀分布,如果不能具有分布,就将质量集中在行李箱中心;
d、放置相当于Q6(23kg)和Q10(36kg)假人重量在儿童约束系统上,分别安装在后排驾驶员侧后后排乘员侧,如果此时儿童约束系统不能安装,那么配重时分别在两个儿童假人身上增加7kg和2kg来代表儿童座椅;
e、对于两排座的车,不需要配置儿童假人和座椅,如果后排空间知识被限制了,那么依然需要配重儿童座椅和儿童假人;
f、前后推动车辆四次,以便轮胎对配重的分配,测量前后轴的质量,记录为轴载荷,总质量记录为参考质量;
g、测量、记录四个车辆的轮眉高度;
h、移除所有配重块;
1.3 R点
a、主机厂提供R点相对车体结构的位置;
b、在驾驶员侧车身上标记一个点,该点的X坐标与理论R点的一致,X向与理论R点相差不超过1mm;
c、在b标记的点往后250咪咪,在标记一个点,这个点就是碰撞目标的;
d、沿碰撞目标的画一条竖直的线,在车体上;
e、标记这些与碰撞目标的X坐标相同的点,延伸到车顶;
f、用不同于车体颜色的标记带连接这些点,带的边缘通过标记点,这条标记带用于测量移动小车与车辆碰撞的位置;
1.4 车辆准备
a、移除行李箱里的地毯、备胎和其它随车工具,只有在备胎不影响碰撞性能时才能将其移除;
b、确定电池连接正常,确定气囊指示灯没有报警;
c、安装数据采集系统级相关的线缆、电池等到后备箱;
d、放置与Worldsid 50th 男性相当的假人的质量在驾驶员座椅上(75kg);
e、放置相当于Q6(23kg)和Q10(36kg)假人重量在儿童约束系统上,分别安装在后排驾驶员侧后后排乘员侧,如果此时儿童约束系统不能安装,那么配重时分别在两个儿童假人身上增加7kg和2kg来代表儿童座椅;
f、测量前后轴的质量与“参考质量”相比;
g、测量的总质量应该在参考质量的1%内,各轴的质量应该在参考载荷的5%范围内或在20kg范围内;如果不满足,需要在车上增加或减除不影响车体结构的配重,油箱里加装的替代90%的油也可以用来加减满足质量要求;
h、对于纯电动车如果质量不能满足在参考质量的25kg范围内,那么在2%的范围内也可以接受;
i、记录最终的载荷。
2.1侧碰假人
使用满足2013年5月版的ISO15830第四部分和2014年10月3日修订4的WG5 N1041要求的Worldsid假人;
2.2 假人标定
a、Worldsid假人每四次试验标定一次
b、关于 IR Tracc的详细介绍见TB017
c、任何部分超过其评价至的低性能值,需要重新标定
d、任何部位损坏更换后需要重新标定
e、假人标定证书作为试验报告的一部分
f、主机厂没有权获得碰撞设备的详细详细,也不能影响碰撞假人和设备的选择。
2.3 Worldsid配置
2.3.1假人两只手装半臂
2.3.2装配level E脚踝连接
2.4假人衣服和脚
2.4.1假人衣服和鞋满足ISO15830要求
2.5 WorldSID假人测试条件
2.5.1假人温度
2.5.1.1假人温度应该在20.6度~22.2度之间
2.5.1.2假人要在1个小时前获得以上温度,并一直侵泡在以上温度里
2.5.1.3试验前5小时开始每测试温度间隔不超过10分钟一次,快试验前前测试温度时不超过5分钟一次
2.5.1.4假人非撞击处安装车载温度传感器
2.5.1.5记录的假人温度作为报告的一部分
2.5.2假人关节
2.5.2.1至少试验前5小时就要浸泡在要求的温度内
2.5.2.2设置假人肩膀螺栓到1~1g的支呈力
2.5.2.3在设置假人大腿上可调节的螺栓以获得1~2g的支持力
2.5.2.4设置假人关节应尽可能靠近试验,最长不能超过24小时
2.5.2.5关节设置后假人要一直保持在要求的范围内
2.6假人涂色和标记
2.6.1在以下位置涂色(涂在纸胶带上贴在假人身上)
头部红色,头部几何中心橙色,肩膀手臂蓝色,第二根胸部肋骨绿色,第三个胸部红色,第一根腹部肋骨蓝色,第二根腹部肋骨绿色,骨盆橙色。胶带尺寸:头部质心100mm正方形;手臂25mm*150mm,从肩膀螺栓处开始贴;肋骨25mm*150mm,从能达到的最后位置开始;骨盆中心50mm*100mm。
2.7试验后假人检测
2.7.1试验后立即检查假人是否损坏
2.7.2任何撕裂或损坏都要记录,下次试验前要进行标定
2.7.3试验后检查螺栓是否有松动
3、测量仪器
所有的仪器都要在有效标定期内(一年标定一次),传感器的量程要满足以下清单表格。量程也不能太大,测试中达到量程的话传感器必须重新标定。传感器的使用应该满足SAE J211。
3.1假人测量传感器
3.1.1 WorldSID的此时项见下表
3.1.1大于45通道时只能使用集成假人,儿童假人使用描述见儿童乘员评价规程。
3.2车体车辆传感器
3.2.1在车体B柱位置测量Y方向的加速度
3.2.2除去地毯将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B柱下
3.2.3稳固水平安装
3.2.4水平方向角度误差不得超过5度
3.3.1测量侧碰小车重心位置的加速度
总测试通道
4、乘员舱调节
4.1总体设置
a、座椅靠背角调节到主机厂设计角度或23度
b、腰托完全收起
c、头枕前后和高度都调节到中间位置,如果与头干涉,调节到最后位置
d、安全带固定点调节到为50假人设计的位置,如果没有设计位置调节到中间位置,中间没有锁止位置调节到中间往上最近锁止位置
e、方向盘调节到最上最外位置
f、后排座椅前后调节到设计位置或中间位置
g、后排座椅靠背角调节到设计位置或25度
h、后排座椅朝向调节到向前方向
i、后排座椅头枕调节到设计位置,没有设计位置高度调节到中间位置或中间往下最近锁止位置,前后调节到中间位置,但不能跟儿童约束系统干涉
j、后排座椅安全带固定点调节到为儿童约束系统设计的位置,没有则调节到中间位置或切口朝上位置(需与ODB试验一致)
k、前排座椅扶手调节到最低位置,如果假人不允许则向上调节
l、后排座椅扶手调节到收起位置
m、车窗玻璃完全升起
n、变速器调节到空挡
o、驻车制动处于工作状态
p、踏板调节到最前位置
q、门关闭但不锁止
r、天窗和顶棚关闭或完全升起
s、遮阳板收起
t、后视镜调教到使用位置
u、为提到部分调节到中间位置或往后、往外、往下最近锁止位置
4.2座椅调节
4.2.1调节座椅腰托到最低或收起或放掉气体位置
4.2.2座椅提供的其他支撑调节到最低或展开位置
4.2.3坐垫伸处部分收起
4.2.4腿部支撑调节到最后位置
4.2.5所有可调节踏板调节到最前位置
4.3座椅标记
4.3.1做坐垫的后侧定义和标记一个参考点SRP1
4.3.2如果坐垫倾角可调,在SRP1前至少300mm前再标记一个点SPR2,连接两个点画一条线
4.3.3确定坐垫纵向中心线
4.3.4前排座椅是长条式座椅,由方向盘中心面和坐垫上表面确定纵向中心线
4.4座椅定位
4.4.1将座椅参考点SRP1调节到最高位置
4.4.2调节座椅参考点SRP1到最后位置
4.4.3确定和记录坐垫倾角,将坐垫倾角调节到中间位置
4.4.4调节到座椅参考点到最低位置,记录此时的SRP1的X向坐标
4.4.5调节参考点SRP1到最前位置,记录此时的X向坐标
4.4.6测量和记录中间位置往后20mm的位置
4.4.7调节参考点SRP1到4.4.6标记的位置,如果不能实现,调节到最接近标记点的位置(标记点后)
4.4.8如果上一步调节时,坐垫倾角被调节了是允许的
4.4.9记录座椅参考点SRP1的最终位置
4.4.10乘员侧座椅调节到与驾驶员侧一致,做不到时尽可能一致
4.5调节方向盘
方向盘调节到最上位置
4.6后排座椅
调节到与ODB试验位置一致
5.假人放置和测量
5.1测量座椅H点
使用SAE J826描述的H点测量装置测量座椅H点
如果座椅是新的,从来没有被坐过,那面需要一个75公斤正负十公斤的人坐两次,每次一分钟,座椅应该放在试验要求的温湿度下至少一个小时。
5.1.1设置座椅到主机厂设计位置或23度,正负1度;
5.1.2驾驶员和副驾驶员座椅设置到相同位置;
5.1.3座椅上铺一块棉布,棉布不能绷着;
5.1.4放置H点测量装置中心线与座椅中心线重合;
5.1.5将H点测量装置小腿放在50百分位(418mm),大腿放置在10百分位(408mm);
5.1.6装上H点测量装置的小腿,使T-bar水平;
5.1.7右脚放在油门踏板上,脚跟尽可能往前;
5.1.8左脚放在与右脚对称的位置,脚掌在搁脚区地板上;
5.1.9放置小腿和大腿配重块;
5.1.10将H点测量装置背板前倾,拉离座椅靠背;
5.1.11让装置往回滑动,直到与座椅靠背接触;
5.1.12在装置臀部位置施加100N的力两次;
5.1.13把H点测量装置背板放回座椅靠背上;
5.1.14放置骨盆配重块;
5.1.15交替放置胸部配重块;
5.1.16往前倾斜H点测量装置背板,扶住Tbar,5度范围内左右摇晃装置,摇动期间,不能速度脚的运动;
5.1.17重新放置脚,左右交替抬起脚后放下,脚跟与地板接触,右脚与油门踏板接触;
5.1.18调节H点测量装置水平;
5.1.19测量座椅靠背靠背角;
5.1.20如果测量的座椅靠背角不在5.1.1要求的角度范围内,那么取下胸部、臀部配重块,调节座椅靠背角度后,从5.1.10步骤重新开始测量;
5.1.21测量记录H点坐标。
5.2放置假人
5.2.1试验要在假人坐到座椅上两个小时内进行试验;假人也不能在车内过夜;
5.2.2如果非要假人在车内超过2小时,需要在座椅和假人之间垫一块胶合板,避免那种现实中不会出现的变形;
5.2.3如果是两门车,需要在安装驾驶员前撞儿童约束系统共和儿童假人(按5.3);
5.2.4H点
5.2.4.1将座椅调节到最后位置,方便假人放置;
5.2.4.2将假人中心线与座椅中心线重合,假人靠在座椅上;
5.2.4.3施加一个前后和横向的力,让假人骨盆与靠背接触;
5.2.4.4确保骨盆位置稳定且可重复,确保整个骨盆与坐垫接触;
5.2.4.5确保最下面的肋骨不漏在骨盆肌肉外或在肌肉上,位置要可重复实现;
5.2.4.6往前移动座椅和假人,使得座椅位置到达座椅测量时定下的位置,如果假人与IP干涉,那么调节到膝盖与IP距离5mm的位置,然后重新定义座椅H点;
5.2.4.7确保座椅H点在上一章中测量的H点的正负10mm内,(此时的H点是通过假人H点后20mm确定),如果不在范围内,往后或往前推假人,如果确实达不到,那么记录此时和假人H点和后参考点坐标;
5.2.4.8在不移动大腿的前提下往前移动右小腿,脚与油门踏板接触,脚跟放在地板上;如果没有脚踝,脚不能放平到油门踏板上,保持脚与小腿垂直,脚跟还是要与地板接触;
5.2.4.9在不动大腿的前提下前伸左小腿,踩在歇脚板上,没有歇脚板那放在地板上,脚跟与地板接触;如果小腿与IP干涉往后移动,直到小腿与坐垫距离5mm,如果没有脚踝,那么保持脚和小腿垂直,脚跟在地板闪个;
5.2.4.10调节假人H点到目标值正负10mm内,优先满足X坐标。
5.2.5头和躯干
5.2.5.1调节胸部角度与设计值一致;
5.2.5.2如果肋骨没有设计角度的,座椅在23度正负一度,那么调节胸部到负两度正负一度范围;
5.2.5.3如果肋骨没有设计角度,座椅不在23度正负一度范围,那么不对胸部角度进行调整;
5.2.5.4调整颈部使得假人头部水平,范围是正负1度;
5.2.6腿和脚
5.2.6.1在不移动大腿的前提下往前移动右小腿,脚与油门踏板接触,脚跟放在地板上;如果没有脚踝,脚不能放平到油门踏板上,保持脚与小腿垂直,脚跟还是要与地板接触;在不动大腿的前提下前伸左小腿,踩在歇脚板上,没有歇脚板那放在地板上,脚跟与地板接触;如果小腿与IP干涉往后移动,直到小腿与坐垫距离5mm,如果没有脚踝,那么保持脚和小腿垂直,脚跟在地板上;
5.2.6.2没有特别定义膝部空间,但是优先满足以下的要求;
5.2.6.3 优先满足5mm的距离,膝部与转向锁壳,腿和中控箱;
5.2.6.4 保持脚和脚踝稳定;
5.2.6.5腿尽可能的与车辆中矢面平行;
5.2.7手臂
5.2.7.1调节手臂到最上位置往下一齿,也就是肋骨与手臂呈32度角;
5.2.8座椅安全带
5.2.8.1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放在为50%假人设计的位置,如果没有设计位置,放在中间锁止位置或中间往上的最近锁止位置;
5.2.8.2小心的将安全带穿过假人锁好;
5.2.8.3移除腰带间隙,腰带自然放置,移除间隙时力量不要太大,按正常开车时正常的力;
5.2.8.4将手指放在胸骨同一高度的安全带后,往前拉安全带,然后让其自然缩回,如此三次;
5.2.8.5如果安全带与颈部干涉或超过了肩膀调节螺栓,那么往下调节高度调节器;
5.2.8.6反复尝试,直到安全带位置合适;
5.2.8.7记录最终的肩带位置,同时在D环处做标记,保证在试验准备过程中安全带始终保持在该位置;
5.2.8.8测量记录鼻子到安全带胸带竖直距离;
5.2.8.9测量记录安全带胸带到车门的水平距离;‘
5.2.9假人定好后测量和记录假人位置,确定碰撞位置
5.3儿童约束系统见儿童保护规程
5.4假人空间测量
假人定位完成后进行以下空间测量
侧碰驾驶员空间测量
A 头到车顶
B 下巴到挡风玻璃粘结处
C 下巴到方向盘中心
D 胸口到方向盘中心的水平距离
E H点到门框水平距离
F H点到门框竖直距离
G 膝部到地板竖直距离
H 头到车窗玻璃水平距离
J 肩膀到车窗玻璃水平距离
K 肘到车门
L 骨盆到车门
M 膝部到车门
N 安全带织带到车门水平距离
6 、AE-MDB(the Advanced European Mobile Deformable Barrier)
6.1移动小车
6.1.1移动可变形壁障由移动小车和冲击块两部分组成
6.1.2总重1300正负20公斤
6.1.3移动壁障的重心应该在纵向中心面10mm范围内,在前轴往后1000mm正负30mm位置,在地面往上500mm正负30mm
6.1.4碰撞接触面与重心距离要在2000mm正负30mm
6.1.5移动壁障的上下撞击块交线高度550mm正负5mm
6.1.6轮距1500mm正负10mm
6.1.7轴距3000mm正负10mm
6.1.8可选装紧急刹车系统
6.1.9轮子充气到相同气压
6.1.10移动壁障上做一条标记,以便确定碰撞的位置
6.1.11测量实际轮距
6.1.12计算记录轮距平均值
6.1.13记录实际轮距
6.1.14记录各轮测量得的质量
7、试验参数
安装数据采集系统,用触发开关来确定0时刻,使用20KHZ采样频率,也可以选10KHZ。设备要满足SAE J211要求。
钥匙放在on档,确保安全气囊灯没有报警。
如果车辆安装了必须要引擎发动才能起作用的系统,按主机厂规定运行发动机。
7.1冲击速度
7.1.1尽可能的靠近碰撞点测量撞击速度
7.1.2记录实际碰撞速度,目标速度50公里正负1公里
7.2碰后刹车
7.2.1使用紧急刹车或其它系统避免发生二次碰撞,但要在第一次碰撞完成后才能起作用
7.2.2在有效碰撞过程中不能刹车或减速
7.3碰撞位置
7.3.1移动壁障中心线,第一碰撞点附件,做标记
7.3.2车辆碰撞点行也做标记
7.3.3录像确定碰撞点是否在允许范围内,记录实际碰撞位置
7.3.4碰撞点在车辆R点往后250mm正负25mm
7.3.5竖直方向也要在正负25mm内
7.4碰撞后
7.4.1车门
7.4.1.1确定碰撞过程中车门是否打开,包括后备箱和车顶的门,如果有门打开了,要记录并在报告中体现
7.4.1.2在撞击侧车门上贴上胶带,放在检查和测量是比小心打开了门
7.4.1.3确定非撞击侧车门是否落锁,用手打开非撞击侧车门
7.4.1.4如果没有门是在碰撞中打开的,记录在试验记录表中
7.5假人移除
7.5.1不移动座椅的情况下尝试移除假人
7.5.2如果假人移不出来,尝试调节靠背后再移动
7.5.3如果还是移不出来,前后移动座椅后方向盘
7.5.4如果还是移不出来,拆除座椅
基本的评分标准适用与侧面碰撞和侧面柱碰撞,采用上下限值评分。以下描述的评价将假人分为四个区,头、胸、腹部和骨盆。腹部和骨盆评价指标,侧面碰撞和侧面柱碰撞是相同的。每个区域最高分是4分。一个区域有多个指标时,取最低分那个指标。对于修正扣分没有限制。
四个评价区域都设有capping limit。如果侧面头部保护系统,将不进行侧面柱碰撞试验,该项试验评分按0分计算。如果主机厂提供的头部保护装置不是气囊,那么主机厂要提供头部保护装置能保护头部的证据,至少是原理。
EURO-NCAP侧碰和侧柱碰评价指标
1.肩膀
肩膀横向力Fy大于等于3KN,胸部直接0分。
2.胸部
胸部VC大于等于1.0,胸部0分。
3.腹部
腹部VC大于等于1.0,腹部0分。
4.气囊正确展开
任何气囊没有按设计的方式充分展开,相应的部位将被扣一分。比如侧气帘被认为没有正确展开,那么侧碰驾驶员头部将被扣1分。如果气囊的展开影响多个部位,那么每个部位都要扣分。比如设计来保护头部级胸部,腹部和骨盆,那么头部和胸部将被各扣一分?
侧碰和侧柱碰都要被扣分。即使气囊不是设计来保护侧碰的,不正确展开也会被扣分,比如膝部气囊不正确展开,两个前排的膝部、大腿、骨盆都要扣分。前碰气囊不正确展开,是不允许进行Knee mapping试验的。
5.车门
车门打开扣一分,包括后备箱和天窗,不设扣分上限
6.车门开启力
检查确认非撞击侧车门能打开。只做记录,不扣分
7.各部位得分不同显示颜色不同
总分计算方法是把侧碰和侧柱碰修正后的得分相加除以二
最新资讯
-
智驾安全监管“三支柱”不够了,需要“五支
2025-01-22 07:45
-
汽车研发:整车NVH安装点拓扑优化细节及重
2025-01-22 07:44
-
史上最低!零下51℃冷起动试验在达安中心圆
2025-01-21 18:18
-
充换电站国家标准再新增!2025年5月1日起实
2025-01-21 18:16
-
一文讲清ABS、TCS、ESC、BAS等车身稳定控制
2025-01-21 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