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indle加载法整车路躁仿真技术路线

2018-06-25 10:16:35·  来源:误入CAE的程序员  作者:朱淑强  
 
路面的不平度,传递到轮胎上,引起轮胎振动,再通过悬架的振动,最后传递到车身,进而引起车内噪声,这一部分的为结构传递,就是常说的结构噪声,另外一部分由于路面不平度,引起轮胎本身的振动噪声,或者由于路面各种撞击声,通过空气传递,透入到车内,也会引起车内噪声,这部分为空气传递。
路面的不平度,传递到轮胎上,引起轮胎振动,再通过悬架的振动,最后传递到车身,进而引起车内噪声,这一部分的为结构传递,就是常说的结构噪声,另外一部分由于路面不平度,引起轮胎本身的振动噪声,或者由于路面各种撞击声,通过空气传递,透入到车内,也会引起车内噪声,这部分为空气传递。



一般进行的路躁仿真,属于结构噪声这一部分,集中在低频部分,20-300Hz范围内,考察的也是由于路面的随机频率激励引起的结构传递,包括轮胎的振动特性、悬架的振动特性和车身的振动特性。




现在绝大部分主机厂进行的整车路躁仿真是基于spindle加载的技术路线,即实验采集得到Kneckle上的布置3到4个加速度传感器的振动响应,与仿真得到的spindle到传感器位置的传递函数,通过逆矩阵方法,得到spindle节点的激励力,使用该力进行整车路躁加载,进而得到整车路躁响应。

逆矩阵方法得到轴头力的路面激励,我找了相关的文献,最早的可以追溯到这篇文章:



文章的作者很多朋友应该很熟吧。该文章全部采用实验方法,逆矩阵法首次应用到求解轴头力。该方法可以精确的在一个宽频率范围内估算轴头力,同时。估算出来的轴头力也可以去设定目标,同时在root cause中也能提供很大的帮助,总之,这开发了一种方法,在我们无法精确的得到轴头力的情况下,迂回前进,是一种很大的进步。这只是测试的方法,2001年福特就研究开发出来了,不得不说,人家走的太早太远。

关于CAE方面的轴头力估算方法我找到了这篇文章,2005年的,也是福特。



这篇文章提到Ford开发了一套工具,该工具让工程师很容易使用,得到轴头力,用于整车路躁仿真的激励。


以下是我对于这种方法的一些个人想法和感受。

1.该方法的有点和缺点
该方法实际上是绕过了轮胎这一个难点,重点,无法在仿真中考虑轮胎的振动特性,或者说,该方法无法评价轮胎的优劣,涉及不到。要知道,实际路面的激励是可以看做随机激励,传递到轮胎,而轮胎的模态,振型肯定会放大或者减弱激励力,换句话说,不同的轮胎下轴头力肯定是不一样的。但话说回来,如果确定了轮胎的情况也是没问题的,相当于把轮胎这个及其难建模,不太容易仿真的子系统绕过了。

2.逆矩阵法中加速度响应和传涵影响因素
逆矩阵法中的2个要素。我们来看,首先是Kneckle上3、4个点的加速度响应,不同的悬架结构,衬套参数,以及不同的车身下该加速度响应是否能一样,就是说该响应是否只与轮胎有关,可能基本上吧,但其他的衬套、悬架结构和车身的影响能有多大,也许你会说,骡子车的底盘基本是一样的,所以应该变化不大,嗯,底盘一样,但车身应该是不同的,应该做个极限验证,我车身直接配重得到的响应加速度响应是都能和详细模型一样呢?同理,逆矩阵法中使用到的Spindle到Kneckle的传涵,与车身的关系大不大?与底盘其他建模要素关系大不大?



3.通过逆矩阵法估计得到的轴头力真的与实际的力一样么?
最后,通过逆矩阵法估计得到的轴头力真的与实际的力一样么?路面传递到轴头上的力,一条路径传递到kneckle上的点,另外传递到车身噪声声压的变化和振动的响应,通过逆矩阵法,得到轴头的激励力,是否你得到的激励力其实已经包含了车身和悬架的振动特性?如果这样,同一辆车的spindle法求解路躁,对标对不上才怪呢。或者说,逆矩阵法中的加速度响应和传涵特性,和悬架即车身无关或者影响很小(到底有多少影响,有相关研究么?),那该方法还是能满足预测需求。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 汽车测试网V课堂

    汽车测试网V课堂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汽车测试网手机站

    汽车测试网手机站

0相关评论
沪ICP备1102691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