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万辆新能源车 看似百花齐放 实则内藏危机

在柏林刚结束的中德企业合作签约,颇有新能源项目誓师大会的意味。
宝马和长城的合资公司“光束”落户江苏,预计产能16万辆,只不过其中新能源和燃油车的比例未公布。
宝马与华晨投产下一代电动车,产能未公布,但新项目将作为宝马新能源全球产能基地,产能将达到数十万辆的级别。
江淮引入大众旗下西雅特品牌,到2020年规划了多达40款新能源车。但令人疑惑的是西雅特现在并无新能源产品。40款车就算每款1万辆,也有40万辆产能,但这些车型是否都能存活将打个问号。

除了这些被两国总理见证的签约,国际国内的不少车企也在新能源方面各有规划。
特斯拉将在上海部署50万辆产能的超级工厂;北汽新能源也规划了2020年18款车、50万辆产能;海马也预估了5万辆产能。
事实上,这个名单可以开列得很长,不难发现其中的规律。目前国内的一线企业(譬如产销前10名),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支票”都开到6位数,50万辆是个不错的数字,可攻可守,特斯拉显然也把自己看成一线明星。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产品手册下载 | NI 全新USB数据采集-NI mio
2025-04-18 16:39
-
直播 | 李晶 博士:基于CFD仿真的高效热管
2025-04-18 13:26
-
直播|中汽中心 工程院:整车抗路面冲击(
2025-04-18 13:25
-
直播|中汽中心 工程院:基于底盘动力学的
2025-04-18 13:24
-
直播|中汽中心 工程院:基于虚拟试验场的
2025-04-18 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