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万辆新能源车 看似百花齐放 实则内藏危机

2018-07-21 09:48:37·  来源:汽车AI科技  
 
因为新能源技术的潜在优势不可低估,关于整个汽车产业和未来交通的自动驾驶、车联网和共享生态,都天然适合部署在新能源车上,这几项技术将共同塑造整个汽车出行体验的未来。只不过它们和电池技术一样,暂时都处于突破前的平台期。
技术是新能源车发展的最大变数,既是眼下不可头脑过热的根源,也是未来光明前景的基础。
预测未来10年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因为谁也无法预测技术进步的发展。但从过去的经验表明,技术的发展从来不是线性的。它可能停滞数年徘徊不前,可能爆发一日千里。
在上世纪50年代,当人类第一次释放了核聚变的能量,可控核聚变用来发电的美好前景似乎近在眼前,专家们预测50年内人类就将建设成功核聚变反应堆。而今天如果问业内人士,他恐怕仍会回答,距离技术实现还有数十年。
与倒霉催的核聚变差不多,电池技术的瓶颈期也持续多年。1991年索尼率先在消费电子设备上使用锂电池。27年过去了,能量密度提升了不足一倍,技术方案基本没变,只在隔膜和阳极材料上做做文章。
这几年不断有试验室和企业宣称自己引发了新电池革命。从石墨烯到锂空气电池,从铝锂电池到无钴电池不一而足,但是没有一个进入商业化轨道。
现状令人郁闷,但也许明天早上就取得技术的真正突破,电动车的春天可能在一夜间到来。那时新一代的消费者,看今天不足5%的电动车销量可能很纳闷,为什么消费者蠢的不去选择电动车,而去一窝蜂地买保养麻烦、结构复杂、爱出毛病的燃油车。
假定我国的每年汽车销量的总盘子增长温和(增长率徘徊在个位数),10年后的今天,电动车的销量从5%增长到50%都有可能,预测之所以如此宽泛,应归咎于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



笨的企业才能活下来
如果拼产能规划像是吹牛,“等”技术有充满不确定性,是否意味着国内的汽车企业对新能源就无所作为?
已经走在前面的中国品牌显然不这么想。
眼下中国做汽车的企业杂七杂八有好几百家,而美国只有3家,通用、福特、特斯拉(克莱斯勒被菲亚特集团收购)。
这其中地方政府干预、市场配置失灵等等因素不展开,中国汽车企业的规模效益远低于美国是确凿无疑的,而且能够投入到研发中的资源少于美国企业。
很显然,政府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市场规律早晚会起作用。大规模的撤资、兼并、重组和“去资产化”一定会发生。谁会幸存?谁会活的更好?
强者恒强没有错,也是大概率事件。目前规模小、甚至没有产品可言的创业企业,哪些会活下去?
关系到新能源技术,不只有大企业能做研发,中小企业一样可以在特殊的细分技术上取得领先,但基础技术一定是大企业做的。这是强者恒强的背后支撑。
小企业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基础可以是供应商提供,也可以是合作伙伴或者直接在某些平台上产生(譬如百度的Apollo平台),但一定要挖出自己的技术“护城河”。
这就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华为在销售额十几亿的90年代,就规定了每年投入研发的资金不得少于销售额的10%。当然现在华为很强大,去年销售额6000亿,研发投入就有600亿,这样别人就很难跟他竞争。


华为在20年前开始研发芯片,现在麒麟、海思可以自己供货。它同样会买高通或者联发科的芯片,但并不担心后者切断供应。如果中兴的事发生在华为身上,华为不会像中兴那样脆跪。其实美国一直在封杀华为,但华为仍然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到了世界第一梯队。
为什么言必称华为?如说手机领域对汽车领域有可借鉴之处,一定不是贴牌代工搞营销这一套,反而是华为这样的“笨”企业。
华为的做法太笨,一件事做十几、二十年。不炒股、不炒房,不上市,保持专注。技术的事来不得取巧,就很简单,现在做汽车的新能源企业里,哪个笨,哪个专注,划一条技术投资的底线,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哪个可能会笑到最后。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91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