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yperworks和LSDYNA的挤压仿真
(1)电池组热管理,可以建立虚拟的电池组和散热通道的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散热效果并对不同方案进行对比和优化,取代了试验方法,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
(2)电池的机械性能分析,仿真模拟冲击、碰撞,碾压,针刺对电池的影响;
(3)电池的电性能分析,可研究过充/过放,大电流,充/放,外部短路对电池的影响,也可研究汇流排、动力电缆的大电流发热和温升情况;
(4)电池的结构力学分析,可研究电池组的振动、耐久性和疲劳寿命。
在机械性能方面,挤压仿真是动力电池包必须通过的一项严苛的测试。本文就挤压仿真过程中使用的参数、卡片进行归纳总结。限于计算条件有限,仅以小模型验证仿真思路。
仿真所采用的模型如图所示,一刚性辊子以0~1000N的斜坡载荷挤压两端固定的简支梁。
所采用的仿真流程为:
网格划分—建立材料属性—壳单元属性—实体单元属性—接触—约束—载荷曲线—挤压力载荷—计算控制卡片—k文件的导出—导入ANSYS计算—后处理。
仿真效果如图所示。
该案例只能为电池包的挤压仿真提供思路,并不能代表真实的挤压仿真。实际上,辊子对电池包的挤压速度很缓慢,挤压的过程中可以看成无数个微小时间间隔的静态过程,因此电池包的挤压仿真用Abaqus做准静态仿真更准确。由于水平有限和硬件不足,仅仅以低速碰撞替代准静态挤压,为电池包的挤压仿真探索思路。
在本案例中用到的卡片和关键字总结如下。合理的运用这些关键字,可以对电池包的机械冲击、高速碰撞、自由跌落等进行仿真。
1 定义材料
1.1 MAT24号材料
用于定义弹塑性类型的材料,比如钢、铝等。通过以下参数定义其材料本构:
Rho—密度;E—杨氏模量;Nu—泊松比;SIGY—屈服强度;ETAN—切线模量;TOEL—删除网格单元的最小时间步长;C、P应变率系数(用以表征材料发生膨胀、收缩、剪切变形的速率);LCSS: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LCSR—不同应变率下的屈服极限曲线;
注意:定义了LCSS应力应变曲线后,SIGY和ETAN参数将被忽略,因为应力应变曲线中可以推算出;
定义了LCSR后,C和P值也将忽略,因为LCSR指定的不同应变率系数曲线需要不同的C和P值去定义;
所以定义材料的两种方法为:
(1)通过LCSS输入材料真实的应变曲线;
(2)设定应变率系数C和P值。
1.2 MAT20号材料
是一种不发生变形的刚性材料。通过设定Rho、E、Nu三个参数即可完成设定。
2 定义属性
2.1 组件关键字*PART
每一个组件都是一个PART,如下图所示。
其中,EOSID为材料*EOS关键字的状态方程;
HGID:对该组件的沙漏控制,引用一个类型为HourGlass的卡片;
GRAV:重力初始化,0—所有部件的初始化;1—仅对当前部件初始化;
ADPOPT:网格自适应,0—无网格自适应;1—3D网格自适应;2—2D和3D网格均自适应;
TMID:*MAT_THEMAL定义的热力学属性。
2.2 壳单元关键字*Section_shell
该卡片主要用于定义壳单元的属性,比如厚度、积分算法等。
ELFORM:求解的积分算法;2—单点积分算法,计算快,不能精确的处理翘曲,不能在较粗的网格中使用;
SHRF:剪切因子,默认为1,推荐使用5/6。
T1、T2、T3、T4:四个节点处网格的厚度,往往定义T1就可以,T2、T3、T4就默认与T1相一致。
说明:对于壳单元,通常只需要修改积分算法ELFORM和厚度,其余的采用默认即可。
2.3 实体单元关键字* Section_solid
ELFORM:实体单元类型选型;AET为周围环境类型选项。对于碰撞、挤压、冲击类仿真,采取默认值即可。
2.4 刚性墙
刚性墙的建立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建立墙的壳单元组件,再对组件赋予MAT20号的刚体材料。另一种是通过Analysis面板,建立RWGeometric类型的刚性墙,如下图所示。
然后点击geom,通过指定一个节点和通过该节点的法向量的方式,定义刚性墙平面。
3 控制接触参数
接触在挤压、碰撞、冲击等仿真的直观重要,面面接触控制卡片如下图所示。
其中,SSID用于指定从面;MSID用于指定主面;SPR、MPR控制是否计算并输出界面力;0—不计算;1—计算,并在RCFORC中输出。
FS、FD分别指定静态和动态摩擦系数;
DC:计算摩擦力系数;
VC:粘性摩擦力系数;
VDC:粘性阻尼系数;
PENCHK:初始接触检查;0—不检查;1—检查;2—开启检查,执行接触的最小对角线搜索;
BT、DT:接触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SFS、SFM:主面和从面的罚函数系数,默认值为1;
FSF:库伦摩擦系数;
VSF:粘性摩擦系数。
4 定义初速度
该卡片可用于设置物体碰撞的初速度、物体自由跌落的初速度等。其关键字卡片如下图所示。
其中,NSID用于通过节点集SET的方式为零件或蔽障施加初始速度;
NSIDEX通过节点集方式,指定不包含初速度的节点;
BOXID以BOX集合方式指定初始速度;
IRIGID为1或者-1时,重新导入重心位于BOXID内的刚性体惯量;为2时重新导入所有刚性体惯量;
VX、VY、VZ、VXR、VYR、VZR为分别施加X、Y、Z方向的平动速度和转动速度,速度的单位为mm/s,通过在速度值前边施加“-”号表示速度方向与坐标轴相反。
Option选型卡里设置不同SET卡片下的初始速度类型。
*intial_velocity_option
*intial_velocity 用于节点集(set_node_list)
*intial_velocity_generation用于组件集(set_part_list)
*intial_velocity_node(用于单个节点)
5 定义加速度
加速度可以作用于整个模型,也可以作用于单个零部件。加速度的定义通过Loadcols载荷集下的LoadBody卡片创建。如下图所示。
其中X、Y、Z、RX、RY、RZ分别表示施加X、Y、Z方向的加速度和角加速度;
LCID用于施加用户自定义的加速度曲线,因此可以用于冲击分析、或者是随机振动分析;
SF是加速度曲线的缩放系数,如果将其设为负值,则加速度方向与坐标轴相反。
PART用于指定加速度所施加在的局部零件。激活PART后,如下图所示。通过PSID选型卡,可以指定施加加速度的零部件。
6 定义挤压力
其中,NSID用于指定挤压力的作用点;DOFX用于指定挤压力施加的方向;LCID用于指定挤压力曲线;SF为挤压力的比例因子,值为-1时表示挤压力的方向与坐标轴正向相反。
7 定义加载曲线
曲线的定义在XYPLOT中,选择Curve Editor即可创建加载曲线。
8 输出参数控制
8.1接触控制(CONTROL_CONTACT)
其中,SLSFAC:接触刚度,默认为1;
RWPNAL:刚性墙惩罚因子。0—不考虑;1—考虑;一般默认设置为1。
ISLCHK:初始穿透检查。0和1—不检查穿透;2:检查穿透;
SHLTHK:STS(面面接触)和NTS(点面接触)中是否考虑壳单元厚度变化的影响;0—不考虑;1—除刚体外考虑;2—全部考虑;
PENOPT:对称刚度检查。当主面和从面之间刚度相差较大时,主面和从面之间的接触力可能相差悬殊,需要用此参数重新分配接触刚度。0或1—取接触主面中的最小刚度;2—取主面的刚度值;3—取从面的刚度值;
THKCHG—单面接触中,是否考虑接触过程中壳单元厚度的变化。
其余的参数,在整车碰撞、挤压、机械冲击仿真中使用较少,采取默认值或者不设置即可。
8.2能量控制(CONTROL_ENERGY)
其中,HGEN为是否计算沙漏能;1—不计算;2—计算;
RWEN为是否计算阻碍耗散能;1—不计算;2—计算;
SLNTEN为是否计算界面滑移能;1—不计算;2—计算;
RYLEN为是否计算Rayleigh能;1—不计算;2计算;
8.3输出控制(CONTROL_OUTPUT)
OPIFS:0.1;
IKEDIT:100;
IFLUSH:5000;
以上参数采取默认即可。
8.4壳单元控制(CONTROL_SHELL)
其中,WRPANG:控制壳单元的翘曲程度,翘曲度大于此值即告警;默认设为20。
ESORT:自动处理退化的单元,碰撞挤压过程中四边形单元退化为三角形单元;默认为1。
IRNXX:单元法线的更新。默认为-1。
ISTUPD:是否考虑单元厚度的变化。0—不考虑;1—考虑;
THEORY:壳单元的计算理论。默认为2。
BWC:默认为2。
MITER:默认为1。
PROJ:默认为0。
8.5实时体单元控制(CONTROL_SOLID)
ESORT:默认为0;
FMATRX:默认为1;
NIPTETS:默认为4;
SWLOCL:默认为2;
8.6计算终止时间控制(CONTROL_TERMINATION)
ENDTI:设置求解的结束时间。
8.7时间步长控制(CONTROL_TIMESTEP)
DTINIT:初始时间长值;
TSSFAC:计算时间步长比例;
ISDO:四节点壳单元的基本计算时间值;
TSLIMT:分配给壳单元最小的时间步长值;
DT2MS:与质量比例结果相关的时间步长值;板壳单元的最大稳定时间步长值计算公式为:
其中,Ls为板壳单元的特征长度;ρ为材料的密度;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
8.8 沙漏控制
沙漏是在单元发生的零能量变形现象。产生沙漏的单元发生了变形,但是单元中不存在应力和应变。导致沙漏的原因是:显示积分算法为了缩短计算时间,采用了单点单元缩减积分算法导致的。缩减积分算法是指参与积分的点数比节点数目少。例如以一个一阶四边形单元为离子,有1、2、3、4四个节点,但是仅仅有一个中心的节点P参与积分计算。假设该单元受到弯曲或者剪切载荷,会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形。在这三种变形当中,单元积分点上的主应力和剪应力状态都相同,因此该单元可以自由的在这三种变形当中转换,而不需要额外的外力作用,这就是所谓的沙漏的零能量现象,即不需要外力的变形。沙漏只存在于六面体单元和四边形单元,其他的三角形单元、梁单元、四面体单元不会引发沙漏模式,这是因为这些单元比较“强硬”,不会像四边形那样肆意的发生变形。如果采用全积分算法,则不会存在沙漏问题,但是会占据较长的计算时间。
当采用缩减积分的单元算法时,必然会引起沙漏现象,当总的沙漏能小于5%时,才认为计算的结果是可靠的。LS-DYNA中减小沙漏能的方法有:
(1)尺寸均匀的网格
(2)避免将集中力施加在单个节点上,因为这会激发沙漏模式。
(3)调整模型的体积粘性参数,一般LSDYAN会自动设定体积粘性参数,用户可以通过调整EDBVIS命令来设置该参数;
(4)小位移变形情况,使用EDHGLS增加沙漏系数(HGCO),以增加模型的刚度,抑制沙漏的变形;大位移变形情况时,沙漏系数HGCO超过0.15会造成不稳定;
使用CONTROL_HOURGLASS控制整体的沙漏,如下图所示。
其中,IHQ为沙漏的控制类型;常用设置有1—LSDYNA默认的标准模型;2—Flanagan-Belytschko积分类型;3—用于实体单元精确的体积积分的Flanagan-Belytschko积分类型;8适用于单元类型为16的全积分算法壳单元;当设置IHQ=8时,单元的翘曲刚度将会被计算,但是这会增加系统25%的计算时间。采取默认设置。
8.9 零部件的沙漏控制
当模型中分别采用实体单元和壳单元混合建模时,有的零部件的沙漏控制可能要严苛一些,这就需要对零部件单独进行沙漏的控制。在Proprty属性选项卡中建立类型为HourGlass的卡片。
激活HourGlass卡片,如下图。
其中,IHQ为沙漏的控制类型,共有1~8种类型。默认采用1,LSDYNA的标准算法;8—使用全积分对壳单元进行计算,可以精确的处理翘曲度,但是会增加25%的计算时间。
IQH和QM为全局刚度系数和局部刚度系数,默认为0.1;
IBH为体积粘性类型,默认为0;
Q1为二次体积粘性系数,默认为1.5;可用于减小沙漏;
Q2为线性体积粘性系数,默认为0.06;可用于减小沙漏;
QB和QW为壳单元翘曲和弯曲的沙漏系数,默认与QM相等;
注意:当零部件的沙漏过大时,可以考虑增大整体或者局部的刚度系数来抑制沙漏,刚度系数不能超过0.15;也可以调整Q1和Q2体积粘性系数来减小沙漏。
打开要控制沙漏的组件,激活HGID选项卡,输出上述所建立的HourGlass卡片。
-
汽车测试网V课堂
-
微信公众号
-
汽车测试网手机站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荷兰Zepp氢燃料电池卡车-Europa
2024-12-22 10:13
-
NCACFE -车队油耗经济性报告(2024版)
2024-12-22 10:11
-
R54法规对商用车轮胎的要求(上)
2024-12-22 10:10
-
蔚来ET9数字架构解析
2024-12-22 09:53
-
4G/5G网络新时代的高效紧急呼叫系统NG-eCal
2024-12-20 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