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Titan项目迎新领袖 iCar或2020年上市
被称为特斯拉内部“没有CEO抬头的CEO”,确认将“重返”苹果,将成为该公司汽车项目新领袖。
美国西部时间2018年8月9日,苹果公司发言人Tom Neumyr向科技记者John Gruber确认了一则重大人士消息,今年5月份离职的前特斯拉高级副总裁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已经“重返”苹果。
在过去的4年时间内,苹果公司,尽管在全球范围内疯狂招募汽车相关的精英,但涉及到类似问题时,该公司从来没有一次正面回应。
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的加盟,打破了科技巨头苹果的惯例,这绝对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招聘,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对全球汽车产业的影响,将直逼“谷歌的那个人”Waymo的CEO——约翰·克拉富希克。
同时,也将会对传统汽车产业带来天翻地覆的冲击。
一
毫无疑问,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值得享受苹果公司提供的、如此与众不同的殊荣。
在过去的5年时间内,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被媒体称为特斯拉没有“CEO抬头的CEO”,特斯拉的员工知道,当马斯克不在时,特斯拉总部发号施令的人就是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
2013年9月,在苹果已经工作了5年、并升迁至Mac硬件副总裁高位的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接受了马斯克递过来的橄榄枝,出任特斯拉车辆项目副总裁。要知道,那时候的马斯克还只是屌丝,特斯拉的明天看起来还没有那么辉煌。
由此可见,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对人和对趋势判断的功力之深。
2014年10月,进入特斯拉仅仅1年,挑剔的马斯克升任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为高级副总裁,负责特斯拉的全部车型的工程研发工作。
在2017年,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的权力到达了巅峰,马斯克再度将特斯拉的生产和制造业务交给了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负责。
于是,在特斯拉的内部,开始形成了强有力的核心高管层:
CEO马斯克,负责全面管理工作;
CFO迪帕克·阿胡迦(Deepak Ahuja),负责全面的财务管理工作;
CTO杰弗里·斯特劳贝尔(Jeffrey B. Straubel),负责三电工作,尤其是Pack,2170电池和电驱动;
高级副总裁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负责所有车型的研发以及生产和制造。
由此可见这个人对特斯拉的重要性,事实上涉及整车的几乎所有业务,都在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的照看之下,这也是为何他会被称之为特斯拉“没有CEO抬头的CEO”。
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性,一方面要看其负责的业务范畴,另一方面,要看他是否进入董事会的视野,并愿意在董事会层面授予他大笔的股票和期权。
在特斯拉公司,在董事会层面上形成决议并制定单独激励政策的只有上述四个人,而在这四个人之中,马斯克是创始人,杰弗里·斯特劳贝尔(Jeffrey B. Straubel)是联合创始人,2005年就是特斯拉的CTO,迪帕克·阿胡迦(Deepak Ahuja)则在2008年就是特斯拉的CFO,并成功地帮助特斯拉实现了上市。这些人无疑是马斯克最亲密的战友和权臣,只有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是以职业经理人的形式进入特斯拉并进入这家公司的核心管理层。
2017年,特斯拉董事会为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支付了885万美金的股票作为项目激励。与此同时,鉴于2016年的杰出表现,特斯拉董事会再度授予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价值757万美金的股票。
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不是特斯拉普通的高管,而是在特斯拉掌管研发和生产制造业务的负责人,这家汽车初创企业2017年支付给他的报酬接近2000万美金。
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与马斯克决裂显然是由于Model 3的产能爬坡问题。
2018年4月,在Model 3的周产能攀升到2270台的时候,马斯克终于按捺不住,将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推到一边,住进了特斯拉Fremont的制造工厂,亲自主抓产能爬坡工作,并在特斯拉的Fremont工厂临时增加了一条生产线之后,使得该公司Model 3的周产能达到了5000台。
这显然伤害了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在他好不容易把周产能拉升到2000台时靠边站,显然有“胜果”遭到别人收割的愤怒,他随即在2018年5月淡出了特斯拉公司管理。
特斯拉发言人随后宣称,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只是为了陪伴家人和自我充电,暂时休假六周,他将重返特斯拉。
美好的重返故事并没有发生。
2018年7月,特斯拉不得不公开宣布,负责研发和生产的高级副总裁已经离开公司:“我们对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在过去5年中的努力工作以及他为特斯拉所做的一切深表感谢。”
在也可以解释为何在5月3日的财报发布会上,马斯克如此一反常态,盛怒之下连连切掉分析师的提问,并公开抱怨“你们的提问简直是烦透了”。
傲慢是每一个成功人士的标配,对于“钢铁侠”马斯克而言,这个问题显得尤为“臭名昭著”,巨大的光环助涨了他的傲慢和坏脾气,也导致了特斯拉在过去24个月,走掉了50名副总裁以上级别的高管。
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的离开,是马斯克无可挽回的损失。
二
对于苹果以及它的i-Car项目而言,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简直是那个最正确的人,而且是在最正确的时间,出现在了库克和鲍勃·曼斯菲尔德身边。
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简直是一个“传统汽车人士”。
这个哥们于1987年在普渡大学收获了机械工程学士学位后加入了福特,并在这家伟大的汽车公司待了6年,期间还在MIT用了两年时间获得了机械工程和MBA的双硕士。
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第二次接触出行是在Segway(世嘉)——世界上最大的平衡车公司,一直工作了9年,做到负责产品设计和工程研发的CTO高位。
2008年,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加入了苹果,出任产品设计副总裁。三年之后,也就是在库克接替史蒂夫·乔布斯出任苹果公司CEO的那个年头,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来到了Mac业务线,担任硬件工程副总裁。那时候,苹果的整个硬件工程团队,正是在“硬件天才”鲍勃·曼斯菲尔德(Bob Mansfield)的照看之下。
众所周知,鲍勃·曼斯菲尔德(Bob Mansfield),在2016年接受库克的“返聘”,接管了苹果“Titan”项目。
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是苹果内部的人,熟知苹果的一切以及文化,没有任何融合的问题。
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与鲍勃·曼斯菲尔德(Bob Mansfield)是原来的上下级,不存在任何配合上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负责了特斯拉所有车型的研发以及制造,拥有一切打造一台i-Car所需要的“技能包”。
如我们所知,鲍勃·曼斯菲尔德(Bob Mansfield)在2013年退休之后,被库克在2016年“返聘”回苹果照看“Titan”项目已有2年。
你不能指望一个在5年前已经退休的老人,还要继续在“Titan”这个项目拼命,那么就会成为一个霸占着位置不撒手、阻碍后进们进步的“老不死”。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将会以高级副总裁的身份重返苹果,负责所谓SPG(Special Projet Group),带领整个苹果造车势力向传统汽车世界发起凌厉的攻势。
鲍勃·曼斯菲尔德(Bob Mansfield),恐怕会在一段时间之内,帮助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快速适应和掌控庞大的苹果造车大军,在实现顺利过渡后,以顾问的方式荣休。
三
北京时间2018年8月9日,中国的财经自媒体《阿尔法公社》爆料,苹果的工程样车已经出来,8月底开始小批量送样。
该媒体声称在一个苹果全球投资人大会上得到上述消息。
对于苹果造车,业界并不感到惊讶,惊讶的是进度如此之快。按照传统汽车世界的进度,从工程养车,到测试、标定、制造、产能爬坡18个月之内完全可以实现。
按照这种节奏,到2020年,苹果的i-Car就会面世。
目前最大的悬念是,这家公司将会如何组织生产?选址会在哪里?自建工厂还是代工?会找传统车企代工还是找麦格纳或富士康这样的企业代工?
相信这些谜底,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之内,会逐步揭晓。
关于苹果造车项目,普遍被认为是始于2014年,而《华尔街日报》在2015年9月就爆料,苹果的“Titan项目”已经有了1800名员工。
而最近的一次苹果无人驾驶项目相关的知识产权诉讼中,媒体得知,苹果公司总计13.5万名员工中,有5000名具有查看无人驾驶项目的权限。
2014年时,整个苹果公司的研发费用为60亿美金,而到了2017年,该公司的研发费用为116亿美金,2018年,苹果预算的研发费用支出为140亿美金。
图1:苹果研发费用增长图表(年度)
从上表我们可以知道,iPod、iPhone、iPad这些产品的研发成本并不高。苹果研发费用的节节攀升刚好是从2014年开始,与“Titan”项目的发展阶段完全符合。
当然,尽管研发费用支持达到了140亿美金,占苹果整体的营业额依然只有6%,2017年这家科技公司录得2292亿美金营收,净利润为483亿美金。
从已经公开的资料来看,苹果在汽车领域的投入主要聚集在一下几个领域:
1. 自动驾驶
这是目前苹果投资非常大的领域。随着谷歌的Waymo和通用的Cruise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高歌猛进,苹果在过去的若干个月,极大地扩张了自己的自动驾驶测试车队。
仅在加州,这家公司就已经拥有了62辆自动驾驶测试汽车,是加州规模第三大的自动驾驶测试车队。
苹果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军人物是该公司的AI总监Ruslan Salakhutdinov,这个哥们是深度学习大师杰弗里·辛顿的弟子。
此外,为了吸引和挖走优秀人才,苹果专门在瑞士设立实验室,大批挖走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计算机视觉实验室的博士和博士后。
苹果2018年Q2的研发费用剧增25%,并大幅度提升2018年整体研发支出到140亿美金,无人驾驶的军备竞赛恐怕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2. 汽车OS
这恐怕会是苹果iCar和目前的“智能汽车”有很大区别的地方,在2016年的时候,苹果雇佣了QNX的创始人丹·道奇(Dan Dodge),显然是要进行车辆底层的Real Time OS的开发。截止目前,QNX还是唯一个通过车规的汽车底层实时操作系统。
为方便丹·道奇(Dan Dodge)吸引和招募老部下,苹果在黑莓公司总部所在地渥太华设立了软件研发中心,撬黑莓和QNX员工的意图昭然若揭。
苹果拥有成熟的iOS系统,以及庞大的开发者应用生态,结合丹·道奇(Dan Dodge)对汽车底层操作系统的理解,加上这家公司的AI能力,一定会打造出与众不同的智能汽车操作系统。
鉴于库克一直希望在iPhone上打造AR的APP生态,然而在手机上使用AR,无论是对算力,还是电耗都将是巨大的挑战。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苹果的iCar,将会承载库克基于AR的APP野望。而苹果最新申请专利的能够投射AR影响的风挡玻璃专利,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这必然会给中国的竞争对手带来巨大的压力。
3. 动力电池
苹果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布局是最早的,这家公司在2014年的时候,就开始大规模招募动力电池领域的专家。包括A123、东芝、LG、三星和松下,都是苹果动力电池领域挖角的对象,并深受伤害。
2015年12月,苹果公司就申请了全固态锂电池的专利。当时,科技媒体们愉快地将其解读为“该款电池比较适合可穿戴设备”,殊不知全固态锂电池是下一代汽车动力电池的最好选择。
此外,这家公司还与韩国与中国的公司紧密合作,推进动力电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2016年8月,就有媒体报道,一家韩国的电池公司为苹果开发空气电池。
2017年7月,中国的《第一财经》爆料,苹果正在与中国的宁德时代合作,联合开发汽车动力电池。
从苹果的专利、合作的布局上看,这家公司已经在动力电池领域形成了完备的布局和清晰的迭代路线,包括:
面向现阶段量产的三元锂电池;
面向下一阶段的全固态金属锂电池;
以及下下一代的空气电池。
4. 车辆工程
苹果iCar车辆工程的重点恐怕是轻量化和性能。
鉴于福特在铝车身方面颇有心得,苹果在挖走了福特在铝车身方面的专家托德·加里(Todd Gary)和爱恩德丽儿·坎贝尔(Aindrea Campbell),坎贝尔现在在苹果的“伪装身份”居然是iPad运营总监。
在性能开发方面,世界上最伟大的跑车制造商保时捷成了苹果挖角的对象。比如保时捷919的技术总监Alexander Hitzinger在2016年4月加入了苹果公司,他现在在苹果的title是SPG的产品设计负责人。
鉴于德国是汽车机械工程领域的传统强国,苹果公司在柏林还设立了一个秘密据点。
2017年5月,八卦心态爆棚的比尔·盖茨最爱的科技媒体——《Business Insider》,在德国经过几个月的打探,发现了苹果在柏林的汽车研发中心,位于柏林市中心御林广场边上的Markgrafenstrasse 34大厦的二楼。
这个地方,担负着网罗来自于德国各地的汽车机械工程方面专家的重任。
四
根据上述信息,我们已经可以大致梳理苹果iCar的产品轮廓或特点:
1. 在2020年的左右就可望面世,这将震惊所有人。当然,如果再不出来,特斯拉们已经跑的太远,恐怕追不上了。
2. 不会是L4及以上的自动驾驶汽车,大概率是L2或L3的样子。大概率会使用苹果自研的自动驾驶AI芯片。
3. 汽车OS会非常出色,包括底层的汽车实时操作系统,结合顶层的车载娱乐系统。Siri会成为车载伴侣,有强大的AI能力。有强大的应用生态,所有的苹果iOS开发者可望无缝地从手机迁移到汽车上去。汽车OS会支持AR增强现实的APP开发,并通过风挡玻璃投射到前面。
4. 动力电池首先会是三元锂电池。电芯的比能量会在300Wh/Kg。
5. 鉴于产品设计由保时捷919的技术总监操刀,性能将会非常强大。鉴于此风阻系数不会弱于特斯拉产品的现有水准,应该会在0.23以内。
6. 车身方面大概率是铝车身,以最大程度地实现轻量化的效果。
因此,苹果第一款iCar的定位至少是特斯拉Mode S或Mode X以上,和贾跃亭先生的FF91会比较类似。
那么,会给现有的汽车世界带来哪些冲击呢?
首先,奔驰、宝马和奥迪的股价现在开始,会持续走低。在Premium市场,BBA既然打不过特斯拉,恐怕面对势大财雄的苹果,会更加被动。
至少苹果和特斯拉比,会有非常完善的软件服务能力,包括系统软件以及对应的应用生态,这方面特斯拉可以忽略不计。
特斯拉如果想和苹果竞争,必须要在汽车OS方面发力,在打造应用软件。比如马斯克就在twitter上公开招募做游戏开发的。
另外,苹果和特斯拉的优势是,有强大的AI能力,提供的服务包括Siri,以及能够通过大数据感知到用户的需求和状态。苹果可以将iPhone、iPad、Mac、iTunes等数据无缝地倒到汽车上。
最恐怖的苹果可以把手机上的应用,按照汽车的标准,全部倒到iCar上。
对于BBA而言,上述所有的能力都没有。
其次,苹果iCar的出现,将会引领着整个传统汽车产业的竞争,从原先的以动力和机械为核心竞争点,过渡到以AI、数据、应用和服务为核心点的竞争之中。
这是一个根本的变化,而且一旦用户接受了新的体验之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这种竞争点的变化,反应的是企业背后的能力体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机械工程和制造能力,将从原来的90分变成60分,最后变成30分。
更多的要求是AI能力,数据积累,芯片能力,服务能力。
汽车产品,从机械产品变成了智能产品。
汽车的世道,真的变了。未来的方向已经如此清晰,不改变就意味着死亡。
改变什么呢?
改变观念,要改变汽车的产品定义,从机械产品到智能产品,从出行工具变成一些其他的什么。
改变组织,从原来以硬件工程研发为主,到拥有完善的产品团队,强大的AI大数据,互联网软件,生态运营,芯片和自动驾驶团队。
改变文化,从原来机械制造的思维过渡到创新思维、用户服务思维、产品思维上来。改变原有的甲方心态,需要更加开放,更加善于学习,更能够整合更方面的资源,做成一些事情。
唯有此,才可能在接下来跨界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一文讲解:VCU应用层算法开发流程
2025-01-23 09:05
-
美国发布氢燃料汽车燃料系统完整性及压缩氢
2025-01-23 08:17
-
《乘用车线控转向系统方向盘手感模拟控制器
2025-01-23 08:14
-
模拟实际工况,采埃孚申请一项名为“用于测
2025-01-23 08:09
-
一文讲清油门防误踩功能ACPE及法规测试要求
2025-01-23 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