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申报指南》发布啦!
研究内容:
针对AEB(自动紧急制动)的标准测试工况进行场景再现和主被动安全一体化仿真,研究车辆制动强度对驾驶员离位坐姿变化以及在此情况下发生碰撞约束系统对乘员保护的影响,同时研究主动安全带对驾驶员离位坐姿改善的有效性。
具体包括:
1. 基于AEB工况的主被动安全一体化仿真方法研究;
2. 不同制动强度下,人体模型和假人模型的离位驾驶员坐姿变化研究;
3. 同一约束系统对人体模型和假人模型的离位驾驶员的保护研究;
4. 主动安全带对人体模型和假人模型的离位驾驶员坐姿改善的有效性研究。
研究目标:
1. 建立基于AEB工况的主被动安全一体化仿真方法;
2. 完成一份不同制动强度下,THUMS人体模型、MADYMO的主动人体模型(Active Human Model,AHM)和Hybrid III假人模型的离位驾驶员坐姿变化研究报告以及在主动安全带作用下,对三种驾驶员模型坐姿改善的有效性报告;
3. 完成同一约束系统,在有无主动安全带情况下对三种驾驶员模型保护效果的评价报告,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4. 发表SCI或EI论文不少于2篇。
研究周期:24个月
资助经费:20万元
课题10:面向行人保护的前端结构参数化分析及设计
研究内容:
1. 前端结构关键部件的参数化分析方法研究;
2. 面向头部碰撞的前罩板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3. 面向柔性小腿碰撞的上下支撑结构及防撞横梁设计方法研究;
4. 面向大腿撞击WAD775的前保部件设计方法研究。
研究目标:
以C-NCAP为导向,通过该项目的研究:
1. 实现前端结构关键部件的参数化分析;
2. 搭建集成结构布置、尺寸优化及材料选择的前端结构正向设计流程;
3. 发表SCI或EI论文不少于2篇。
研究周期:15个月
资助经费:20万元
课题11:面向智能汽车测试评价的中国宏观交通事故场景分布特性研究
研究内容:
1. 用于智能汽车测试的中国典型事故场景分类;
2. 中国典型事故场景在不同道路、环境、车辆行驶条件下的分布特性;
3. 中国典型事故场景下,车辆运行速度、加速度、相对位置和相对角度等参数的分布特性;
4. 中国典型道路、环境、车辆行驶条件下的事故概率预测模型。
研究目标:
1. 通过系统研究交通事故场景分类方法,建立用于智能汽车测试的中国典型事故场景分类;
2. 通过中国12个以上典型城市宏观交通事故数据的研究,获得不同道路、环境、天气、车辆类型、路面通行条件等因素下各种事故类型的发生比例,及各种因素的交互效应;
3. 获取各类别事故场景下,车辆运行速度、加速度、相对位置、相对角度等参数的分布特性,建立分布函数;
4. 分析中国典型道路、环境、车辆行驶条件下各类型事故发生的概率,建立概率函数;
5. 发表SCI或EI收录论文3~4篇。
研究周期:12个月
资助经费:20万元
课题12:基于图像处理及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驾驶数据提取系统开发
研究内容:
1. 自然驾驶场景图片训练集;
2. 车道线检测;
3. 交通流目标物识别;
4. 中国典型道路交通标志识别;
5. 自然驾驶数据标定软件;
6. 中国典型驾驶行为数据集。
研究目标:
1. 建立包含车道线、目标物、交通标志信息的自然驾驶图片数据训练集;
2. 比较已有车道识别及边缘识别的算法,开发高识别率、高精度的车道线识别算法,提取车道距离车道线的实际距离;
3. 比较现有交通流中目标物识别算法,开发可识别目标物类型、目标物相对距离、目标物相对速度的高精度识别算法;
4. 采用RNN进行目标识别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开发针对中国典型交通标志的识别算法;
5. 整合车道线、目标物、交通标志识别算法,开发系统的自然驾驶数据标定软件;
6. 利用分类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自然驾驶行为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典型驾驶行为,建立中国典型驾驶行为数据集;
7. 发表SCI或EI收录论文3~4篇。
研究周期:12个月
资助经费:30万元
课题14:汽车EMC设计与测试对标数据关联挖掘
研究内容:
在现有测试数据基础上,生成具备数据分析和后处理功能的测试数据库;基于此数据库,研究汽车EMC测试数据与整车设计问题的关联关系,通过分析测试异常数据的特点和来源,挖掘整车设计环节与测试异常数据的应对关系,形成基于问题库的整车EMC正向设计模型与反向诊断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整车级EMC设计诊断基础软件平台。
研究目标:
1. 基于现有测试标准、测试参数和关注指标,利用现有数据建立EMC测试数据库,可实现与现有测试软件直接对接的数据入库、报告自动生成、电子版原始记录自动生成,同时可完成常规的搜索及数据处理和分析;
2. 基于现有测试数据中的发射超标和抗扰问题现象,参考测试工况和整车功能、性能要求,建立EMC异常数据对标模型,挖掘测试数据中发现的问题与整车设计参数的关联关系,建立关联模型,由此形成整车测试问题的反向诊断模型;
3. 基于测试问题与整车设计参数的关联模型,参考反向诊断模型,建立整车EMC正向设计模型;
4. 设计开发整车级EMC设计诊断基础软件平台,可实现常规整车设计的设计审核与常规EMC测试问题的诊断;
5. 发表高水平论文4篇,其中以重点实验室为第一作者第一单位的SCI/EI检索论文不少于3篇。
研究周期:24个月
资助经费:25万元
课题15:智能汽车ADAS功能电磁抗扰性能评价平台开发
研究内容:
研究智能汽车ADAS系统实际工况在半波暗室辐射抗扰测试环境与转鼓束缚系统下,低速自适应巡航(ACC)、自动紧急制动(AEB)、车道偏离预警(LDW)等功能的激活实现方法,开发专用辅助测试设备。
研究智能汽车ADAS功能关键信号同步监测评价平台,实现整车抗扰度测试过程中,关键信号的实时判定及同步显示、记录、回放;研究汽车及关键环境感知传感器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主客观综合测试评价与性能分析技术,建立测试评估软件平台。
研究目标:
1. 基于实验室现有的智能汽车ADAS 功能EMC测试硬件系统(含道路模拟和近距运动目标模拟),开发稳定可控的ADAS功能模拟控制平台;
2. 建立ADAS功能关键信号(车辆速度,车辆加速度,报警信号等)的综合评估软件平台,并支持二次开发;
3. 建立一套智能汽车ADAS功能的电磁辐射抗扰性能测试流程与规范;
4. 发表高水平论文4篇,其中以重点实验室为第一作者第一单位的SCI/EI检索论文不少于3篇。
研究周期:24个月
资助经费:25万元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余承东不再担任华为车BU董事长
2025-04-05 09:46
-
无稀土!里卡多开发铝电机
2025-04-05 09:46
-
康明斯宣布推出新的电池储能解决方案
2025-04-05 09:45
-
中汽中心工程院能量流测试设备上线全新专家
2025-04-03 08:46
-
上新|AutoHawk Extreme 横空出世-新一代实
2025-04-03 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