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为中国汽车产业和企业,提供了一个基础,一个机会。
近几年,自动驾驶成为汽车产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已经愈发没有疑问。
一方面,不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造车公司,都在试图尽快将搭载更高级自动驾驶技术的车型推向市场,抢占战略高地和用户份额;另一方面,产品落地背后的研发工作也如火如荼、暗自角力。在这一过程中,自动驾驶测试场地作为底层测试配套支撑,不论对于单一车企还是整个产业,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美国最早拥有了相对完善的自动驾驶测试场地,例如2015年密歇根大学开放的全球首座自动驾驶测试封闭园区M-City,该园区拥有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交通指示牌、建筑物等多个仿真场景,用于帮助自动驾驶车型测试,搜集并优化数据。在中国,上海于2016年6月最先建立了自动驾驶测试区,北京也于今年初开始相关尝试。
如今,这一领域又多了一位重要的“玩家”。前不久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宣布将与湖南长沙进行深度合作,打造中国首个“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创新示范城市”,今年6月开园的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一时间备受瞩目。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牵手百度之后,湘江新区不仅进入了智能汽车这一新兴产业领域,同时也很有可能坐上国内自动驾驶测试区“头把交椅”。为什么这么说?
▲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
将技术“武装”到牙齿
从技术储备的角度而言,自动驾驶测试场地之于产品的意义,用“集训营”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封闭的测试场地内,由于配置了很完善的各类传感器、精度极高的地图、通讯基站及高速传输网络,且可以模拟多种地形环境、路面状况等要素,因此对于自动驾驶测试车来说,可以更好更快更完整的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结构化数据,并依据测试数据实时调整软硬件参数,从而更好的完成自动驾驶技术储备。
例如,美国密歇根大学M-City测试场地在建设之初就应用了模拟物概念,园区内部包含了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交通指示牌、可移动仿真建筑物、人行道和建筑障碍等日常场景,以便车辆按需测试。上海的测试场地更为先进,配置了1个GPS差分基站、两座LTE-V通讯基站、16套专用短程通信(DSRC)和4套LTE-V路测单元、6个智能红绿灯和40个各类摄像头,在测试过程中,车辆可以与交通设施进行实时通讯。
值得注意的是,从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的硬件情况来看,相比起步较早的美国密歇根大学M-City、上海自动驾驶测试园区而言,在不少要素上甚至更为领先。几个要素比较明显:
- 面积规划上,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占地1232亩,而密歇根大学M-City约192亩,前者是后者的6倍以上;
- 测试场景上, 上海测试区提供隧道、丁字路口等29种驾驶测试场景,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则可支持78种测试场景;
- 基础设施上,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首次采用了园区内的5G信号全覆盖,而M-City和上海测试园区分别使用了3G和4G;
- 核心配置上,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模拟测试环境的3.6公里双向高速公路、无人机测试跑道目前来看均为国内独有。
根据湘江新区的规划,智能系统测试区总投资18.96亿,除了现有的建设成果外,还计划于2019年落地100公里智能驾驶开放道路片区,建成首条智慧高速示范线。届时,除了车企的乘用车场景测试外,还可实现包括自动驾驶出租车、物流车、环卫车、智能停车场等领域的场景测试,并组建人工智能学院。
牵手百度的化学反应
如果说单从硬件条件看,湘江新区有望坐上智能系统测试区的“头把交椅”还不那么容易,那么在牵手百度之后,这种可能性则被进一步放大了。
在车云看来,百度与湘江新区的连接,更像是两个“All in 自动驾驶玩家”的结盟,其产生的化学反应不容小觑。
众所周知,百度对于自动驾驶的野心是不言而喻的,最近几年Apollo平台逐步建立完成,自动驾驶底层技术发展较快,在BAT三巨头中占据优势。最新的数据显示,百度Apollo开放平台上已经包括了119家合作伙伴,有戴姆勒、宝马、福特、现代、本田、北汽新能源、比亚迪、奇瑞、长城等主机厂商,也有博世、德国大陆、德尔福、采埃孚等汽车供应链巨头,以及微软、英伟达、英特尔恩智浦等科技巨头。
一种可以预见的情况是,在与湘江新区形成紧密合作后,未来百度的合作伙伴车企的测试很可能平滑导入至湘江新区。最新消息显示,百度与红旗联手打造的中国首款L4级自动驾驶量产乘用车,将于今年年底进入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无疑,这对湘江新区的相关发展而言是重大利好。
对于百度而言,最需要的硬件的配套和政府的支持,而湘江新区恰好拥有这两点。除了上文阐述的硬件配套外,湘江新区还给出了相关的软性配套。
今年8月,湘江集团联合业内品牌企业合资成立了湖南湘江智能科技创新中心,其依托政府资源与国企背景,定位准确的切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平台型服务商”上,很明确就是希望为相关企业做好服务支撑。此外,湘江新区还针对未来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覆盖产业、知识、人才、资金、政策五个方面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产业链上,聚集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中联、京东无人车、三一、北汽、智慧畅行、桑德等具有重大技术创新和较大产业规模的智能网联汽车关联企业347家,成立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湘江联盟”; 知识链上,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的各个相关实验室和研发作为储备;人才链上,目前已经拥有相关的院士17名、以及科研人员2万余名;资金链上,湘江新区有湖南省唯一的金融中心和规模最大的基金小镇,可促进资本与技术的有效对接;政策链上,今年4月长沙市出台了全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的实施细则,并在10月27日为百度等企业发放了中南地区第一批智能驾驶道路测试牌照。
▲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航拍图
争夺测试区“头把交椅”
当然,如果认为湘江新区仅仅拥有百度一家深度合作伙伴,那就比较片面了。
根据官方提供的信息,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于今年6月开园以来,已有一汽解放、阿里巴巴、三一集团等企业在测试区开展测试业务180余场,据了解,目前测试业务还在呈逐月递增的态势。此外,今年9月,京东、猎豹移动、地平线机器人公司集中签约湘江新区,将在无人车测试示范基地、智能城市等项目中展开合作。
作为全球顶级的零部件企业,大陆集团也在今年10月正式牵手湘江新区。据悉,双方将在智慧城市建设和智能出行上进行全面合作,将主要依托智能系统测试区、湘江智谷·人工智能科技城与大陆集团开展技术示范、产业基金、创业孵化等合作。
有人说,湖南人的性格特点在于“敢为人先”,如今来看,这样的性格特点同样在其发展智能汽车产业的决心和实践中体现了出来。可以预见的是,在自动化、智能化、电动化大潮不可逆的当下,正进入国际第一梯队的测试区对湘江新区、长沙市在人工智能产业、区域经济的显著拉动作用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对于中国的自动驾驶产业而言,国内车企将拥有毫不逊于国外车企的发展环境。
从这个角度而言,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为中国汽车产业和企业,提供了一个基础,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