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测 > 正文

实验室 | 长安逸动,上汽大众朗逸,东风日产轩逸 对拆后细节对比...

2019-09-14 20:22:34·  来源:第一汽车实验室  作者:工匠联盟MCN  
 
大多数汽车消费者的汽车购买行为总躲不过抉择过程,各家品牌的产品就成了被比较的对象。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有人钟情于品牌,有人拜倒于颜值,有人倾
大多数汽车消费者的汽车购买行为总躲不过“抉择”过程,各家品牌的产品就成了被比较的对象。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有人钟情于品牌,有人拜倒于颜值,有人倾心于产品力,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款汽车产品的“长短”都是相对,并没有任何一款产品占尽360度无死角的绝对优势......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车辆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配置越来越丰富,售价却进一步下探,因此车辆的性价比越来越高。这时汽车消费者难免会因为“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心理而忧虑产品是否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
 
“第一汽车实验室”这次一次性请来三辆两十万价位的紧凑级家用轿车进行对比:一辆是轩逸,日系优质家轿;一辆是逸动,国产家轿中坚力量;一辆是朗逸,德系品牌轿车本土化成功的典范之作。
 
这次的对比不同于常规的静动态测评,而是拆除车辆外观内饰的覆盖件,针对车辆内部的防护安全,结构和用料等方面展开对比,这三辆中日德紧凑级家轿的代表作到底谁长谁短?谁高谁下?
 
接下来就按照由前及后,由外及内,由上及下的顺序,将这三辆车的防护结构,工艺用料及技术特点展示给大家,首先从前部防护结构开始。
 
【前部防护】
 
众所周知,安全车身的“安全”在于科学合理的防护骨架设计,在遭遇碰撞时通过溃缩缓冲区溃缩吸收大部分碰撞能量,以减少乘员舱变形风险,最大限度保证乘员生存空间。
前保险杠是前防护结构的外蒙皮,主要照顾车辆造型,同时又要拥有一定的强度,低速轻微碰撞不至于破损,业内就有“5英里保险杠”的叫法。
前部防护结构中,部分车型还会设置缓冲层,常见泡沫塑料材质,既能起到对保险杠外皮的支撑,同时还能通过自身变形、碎裂吸收碰撞能量,避免低速碰撞就损伤到车身骨架,降低修复成本。
 
防撞梁是前防护结构中的主要起到承接碰撞能量,并将其分散到左右两侧的吸能盒的作用,主要通过吸能盒的溃缩变形来吸收更多碰撞能量,因此前防撞梁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度。
 
十万价位紧凑级家轿前防撞梁多见钢制材料,单层钢板的通常会冲压成帽型和加强槽提高杠体本身强度,这种称之为开式结构,例如朗逸就是典型的开式结构的单层钢板的帽型防撞梁。
有些车型前防撞梁采用双层钢板、闭合结构,例如轩逸,在杠体前后钢板的夹层中设置纵向钢板形成支撑,提高防撞梁本体强度。
也有部分更高级别的车型为了追求轻量化效果,采用铝合金材质的前防撞梁,但10万价位紧凑级家用轿车中,采用铝合金材质防撞梁的车型较为少见,逸动就是其中一位。
 
前防撞梁左右两端后方通常会设置“溃缩缓冲装置”,也就是吸能盒,在碰撞时通过自身溃缩吸收前防撞梁传递过来的碰撞能量,并将未吸收尽的碰撞能量向后方车身纵梁传递。
吸能盒一般为闭合筒身形式,金属材质,通常吸能盒和防撞梁为统一材质的较为常见,如上图所示:轩逸和朗逸均采用了钢制吸能盒,逸动则采用了铝合金材质的吸能盒。
另外还有少量车型为节约成本,采用铝合金材质防撞梁,钢制吸能盒,两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翼子板内部纵梁也是前防护结构中的重要组件,它能吸收车头更高位置传递过来的碰撞能量,一部分通过自身溃缩变形消耗掉,未完全吸收的碰撞能量则向后部车身骨架传导,降低驾驶舱变形程度。
段落小结:
轩逸、逸动和朗逸三辆车前部防护结构相近,但只有逸动采用了轻量化铝合金材质,包括前防撞梁和吸能盒均为铝合金材质,要知道这都是越级车型才经常采用的配置呢。
但就逸动前防护结构来说,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设置缓冲层,虽然说通过加强的前杠下护板配合前杠也能起到一定缓冲效果,但如果设置该结构,其前部防护就可以说是无可挑剔,吊打另外两款车了。

【后防护结构】
相对于前防护结构,后防护结构相对简单,但相应组件作用相同。
 
前后保险杠内通常会设置灯组或线束,配置相对较高的车型往往还设置倒车雷达探头,所以保险杠本身应该具备一定的强度和工艺精度。
基于用车便利性而言,一款“好”的保险杠应该拆装容易,同时反复拆装也不会造成复位困难,与车身结合缝隙出现明显偏差。
轩逸、逸动和朗逸三款车型的前后保险杠均满足了拆装容易方面的要求。
 
在车辆后防护结构中,也有设置缓冲层的车型,例如轩逸后防护结构中就设置了泡沫缓冲层,在拥有缓冲效果的同时,对保险杠外壳也能起到很好的支撑。
逸动则采用了金属支架固定保险杠外壳,朗逸采用了可压缩的塑料件儿起到支撑的作用。
 
轩逸、逸动和朗逸三辆车后防撞梁结构形式类似,均为单层钢板冲压成帽型加强结构。

如上图所示,三辆车防撞梁侧断面可以明显看出均为单层钢板,杠身冲压出不同的凹槽进行加强。
 
在防撞梁和白车身连接方式上,三辆车并不相同。其中轩逸朗逸采用了锥形闭合筒身的吸能盒连接防撞梁和白车身,逸动则采用了钢板冲压开式支架作为连接部件。
 
段落小结:
国内目前对于车辆后部防护相关的要求和法规要比前防护更为宽松,所以只要是正经设计过的后防护结构,一般车厂在上市前都会进行碰撞测试,以验证是否合规,市面在售的车型大都能满足相关要求和法规。
 
【车门防护】
车门防护结构对于乘员的保护相当重要,目前十万价位紧凑级家用轿车车门主流的防护结构有管梁和帽型防撞梁两种,部分辅以帽型加强筋,止震贴提高车门外皮钢板强度,避免振动噪音等。
就车门形式而言,常见一体冲压成型车门和拼接式车门两种。
 
轩逸和逸动采用了拼接式车门,朗逸则采用了一体冲压成型车门。
在车门腔体密封形式上,轩逸采用了日韩系车型常见的塑料衬布密封,逸动和朗逸则采用了密封效果更好的塑胶板进行密封。
 
在车门内部防护结构中,轩逸和逸动采用了管型梁+加强筋+止震贴的防护结构,朗逸采用的是帽型防护杠。
两种形式的防护杠都能为车辆带来合规的侧面防护。
 
三辆车车门内衬板设置并不相同,轩逸因为车门腔体采用了塑料衬布密封,车门内衬板上附着了吸音棉以提高车内静谧性。
逸动和朗逸车门腔体采用了密封效果较好的塑胶板密封,车门内衬板未设置吸音棉。
 
三辆车后车门和前车门形式几乎相同,只是在细节组件上稍有差别。
 
后门内部的防护形式和前门相同,逸动和朗逸后门内部增加了帽型加强筋。
 
三辆车中后车门内衬板和前门相同,轩逸后车门内衬板同样设置了吸音棉。
 
段落小结:
就车门防护而言,三款车采用了两种不同形式的防护结构,分别是管梁配合加强筋,帽型防护杠,这两种防护形式都能为车内乘员带来应该起到的防护效果。
 
【地板防护】
车内覆盖填充材料关乎到驾乘人员,因此更多车友越来越重视车辆内饰材料了。
 
全覆式毛毡或分体式毛毡成为地板防护的主要覆盖材料,在这一点上,轩逸、逸动和朗逸三款车型使用的材料基本相同。
 
在毛毡和车身底板之间,通常设置填充层以获得更为平整的效果,轩逸和朗逸在地板填充层方面采用了复合材料,逸动则采用了原生海绵作为底板填充层。
 
车身底板上通常会黏贴止震贴,三辆车在止震贴设置上基本接近。
 
段落小结:
从地板填充层材料而言,逸动采用的原生海绵拥有更好的塑形性,便于更好的与凸凹不平的地板贴合。朗逸采用的复合丝绵材料则会降低视觉上的高级感。
 
【底盘防护】
车辆底盘暴露在外,承受着整车最为恶劣的工作环境,因此底盘防护到位不仅有利于车辆乘坐舒适性的提升,同时还有利于车辆使用寿命的延长。
 
三辆车都设置了发动机舱下护板,只有朗逸发动机舱下护板为全部遮蔽形式。
 
轩逸、逸动和朗逸前悬挂都是采用了麦弗逊式独立悬挂,其结构和组件基本相同。
三辆车前悬组件中不同的是前副车架形式,轩逸和朗逸采用了常规元宝梁结构,逸动则采用了全框式副车架,全框式副车架有利于提升前舱刚度和抗扭度,提升车辆驾控感受,并且逸动的前副车架在和车身连接上,还使用了液压减震衬套,进一步降低了发动机工作时的振动向车内传导,有利于提升车辆乘坐舒适性。
 
驾驶舱底板最容易受到泥沙积水的侵蚀,底盘防腐喷涂自然非常必要,部分车友购车后还要额外进行底盘装甲以加强新车底盘防腐效果。
轩逸、逸动和朗逸三辆车乘员舱底板上均喷涂了大面积防腐塑胶,不仅有利于提升钢板防腐防锈性能,延长寿命,同时也有利于降低外界噪音传入。
 
另外如上图所示,逸动乘员舱底板上设置了四道贯穿式纵梁,同样有利于提升乘员舱刚度和抗扭度,在遭遇事故时这些加强结构也有利于分散碰撞能量,降低乘员舱变形,保障乘员生存空间。
 
轩逸、逸动和朗逸三辆车均采用了扭梁形式的后悬,这种悬挂较容易获得优良的乘坐舒适性,同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有利于解放车内空间。
如上图所示,三辆车之中,逸动和朗逸备胎槽都喷涂了防腐塑胶,相对来说,轩逸车身后部底板防腐喷涂遮盖面积偏少了。
 
【综述】
以上只是针对车辆的主要防护结构和用料等进行了对比,我们欣喜的看到国产品牌汽车在逐渐成熟起来,并迎头赶上了同级别合资品牌车型!可谓可喜可贺。
在车辆功能配置丰富方面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逸动在防护结构用料方面也舍得使用轻量化铝合金材料,原生填充垫层等,致力于提高车辆内涵,这一点值得称赞。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当然没有完美的产品,和轩逸、朗逸相比,逸动也存在相对不足之处,希望国产汽车在后续的产品中继续优化,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优质的汽车产品。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91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