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车企长安汽车(000625.SZ)正加紧自动驾驶自主研发的步伐。近日,长安汽车连续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完成了55辆自动驾驶汽车全长3.2公里的编队行驶,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长安将在自动驾驶领域执行“北斗天枢战略”,将5%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对此,有关专家表示,短期而言,投入并不会带来明显的直接收益,但有助自主车企更好地把握未来的技术高地。
2018年11月27日,在重庆垫江县的中国西部地区首个综合试车场,长安汽车已经打破了一次吉尼斯世界纪录,由多达44辆的自动驾驶汽车完成规定路程的巡游。在11月28日,长安汽车再次挑战自己创下的新纪录,55辆长安自动驾驶CS55车型汽车成功完成全长3.2公里的编队行驶,成为长安汽车“北斗天枢”智能化战略在自动驾驶领域的一次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挑战过程中,长安汽车将车道线横向距离和前方车辆的横向距离探测精度由20cm提高到接近5cm,前方车辆纵向距离精度由1cm提高到接近10cm,并且将响应精度由之前的5%提高到接近1%。上述举措保证了每辆自动驾驶汽车都会根据前车的行驶变化及时做出反应,但是同时这一连串的变化有可能会将尾车逼停,然后再重新起步,对于完成新的挑战增加了难度。最终,自动驾驶的车队在直道弯道中交替切换,有序地在试验场的高环道路上保持匀速行进,顺利通过全程3.2公里的预定行驶距离。
作为涉足自动驾驶研发较早的自主车企,长安汽车于2018年4月成为国内首家实现L2级自动驾驶量产的车企,并计划2020年量产L3级自动驾驶,2025年量产L4级自动驾驶。
“长安正在向科技出行服务公司转型。”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本周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除了在新能源领域,长安将坚持“香格里拉计划”外,在包括自动驾驶技术的智能网联领域,长安将坚持“北斗天枢战略”,加强自主研发。目前,长安已经拥有100多项智能驾驶技术,70余项已经搭载在相关车型上,其中15项属于国内首发。
在研发投入上,朱华荣透露,长安汽车未来每年将5%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机构。近年来,不仅是长安汽车,其他自主车企也纷纷加大技术研发投入,2017年,比亚迪的研发人员达到了2.7万名,共投入62.66亿元;长城汽车的研发人员有1.8万名,研发投入也达到了33.64亿元。
长安汽车的研发工程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介绍,不同于不少中国自主车企将自动驾驶中的中心控制算法等技术研发都交给供应商,支付相对高昂的开发费用,长安长期致力于自主研发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
“为了更好地把握未来技术高地,整车厂对于算法的自主研发其实是完全合乎情理和值得鼓励的战略动作。”一直跟踪自动驾驶技术走向的罗兰贝格执行总监吴钊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从自动驾驶产业链的角度而言,融合/决策算法、控制算法等软件能力及与硬件的集成能力将成为未来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领域。以通用、奔驰为代表的国外车企已经高度重视决策算法等方面的自主研发。
但吴钊也指出自动驾驶的未来研发任重而道远,不可过于乐观。一方面需要考虑到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时间周期及较高的资本资源投入,同时自动驾驶的未来是一个多元开放的生态体系。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自动驾驶核心人才的相对稀缺,就全球范围来看,目前自动驾驶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顶尖人才很多都是在美国,以色列等国家,人才薪资水平很高,自主车企未来如何更好地平衡自研投入与外部协作是需要思考的。
以奔驰为例,奔驰于2018年4月宣布与全球零部件供应巨头博世达成合作,在软件算法层面互惠互利,共同研发自动驾驶系统。耐人寻味的是,博世也在不久前宣布了与英伟达的合作,致力于开发基于英伟达硬件平台的自动驾驶系统。三家公司形成了三角研发关系。“因为自动驾驶短期而言并不会带来巨大的直接收益,它还是属于面向中长期的技术投入。”吴钊说。